你能想像,平常忙翻的職場媽媽,只要告訴AI今日想煮的菜色,AI就能立刻幫忙把所有食材,在一個小時內配送到家嗎?這是凌群電腦與家樂福共同打造的人工智慧服務,AI應用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開始在百工百業落地。
根據人力銀行發布的「AI人才需求調查」,已有近8成企業嘗試在公司導入AI技術,更有逾4成企業認為,為來AI人才需求激增,估計年增率將達11%。
未來,包含產品服務開發、智慧醫療、長照、自動化製造、客服,都可能會是第一波導入AI應用的產業,也是目前相關企業,最關注的領域。
1111人力銀行與輔仁大學共同發布「AI人才需求調查」,顯示有近8成企業導入AI技術。有超過4成企業認為,未來對於AI人力需求將激增,各項AI相關職缺年增率達11%。
當前企業最關注的五大AI應用領域,涵蓋了「產品服務開發」、「智慧醫療與長照」、「自動化製造與智慧工廠」、「AI客戶服務與行銷、銷售」以及「AIoT人工智慧加物聯網」。
AI遍地開花 各類「AI代理」冒出頭
凌群電腦產品事業中心總處長楊宏祥分享,凌群在2022年協助家樂福完成電商平台「家速配」後,2023年更攜手微軟,以Azure OpenAI技術為核心,進一步推出「智能食譜」功能。
楊宏祥點出,透過生成式AI,讓使用者可從1200項菜單中自由選擇,透過「一鍵下單」,讓App直接宅配食譜所需食材,替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且一小時就可以送到家。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錢宗良表示,AI已開始在百工百業落地,醫療方面的應用也非常廣泛。當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同樣會需要AI協助,透過在職培訓,加強醫師、護理師等現職人員的AI應用能力,是未來重要的課題。
半數企業仍在摸索… 政府應提供認證課程、結訓證明
調查顯示,目前已有將近8成的企業,正在導入AI技術,只是發展速率不一。其中,有19.85%企業認為,AI對營運效率有顯著提升,但仍為發揮最大效用,另也有18.55%認為,AI已帶來明顯競爭優勢。
只是,同樣也有20.05%企業坦言,目前尚無成效,且初期導入難度高。也有19.95%的企業認為,目前仍在測試階段。統計數據顯示,「仍有近半數企業仍處於摸索階段」,難以發揮AI帶來的效益。
AI人才正夯! 企業急尋基礎架構、資安、商業戰略相關領域
1111人力銀行指出,目前企業對於AI人才的需求主要分為3類,包含AI基礎架構與運維人才、AI資安倫理與治理人才及AI商業與戰略人才。顯示企業面對AI領域,除重視應用外,也開始考慮風險控管與資安。
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今年4月的AI相關工作職缺數1.4萬個,和去年同期相較,年成長達11%。包含人工智慧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師以及AI溝通師,都是近期熱門職缺。
輔大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說明,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全球產業數位轉型浪潮下,AI人才已成為推動組織創新與提升競爭力的致勝關鍵。
中小企業發展AI痛點多 無實作人才、缺乏培訓資源
只是,發展AI並非一蹴可成,在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同時面臨龐大的徵才、育才痛點。
根據調查,由於AI發展瞬息萬變,因此企業無從制訂招募標準,更難以找到具實作經驗人才。此外,企業內部也無相關資源可供培訓,更遑論產學合作。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莊雨潔表示,國內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達98%,無法與大型企業的薪資與品牌競爭,培育AI人才只能依賴內部訓練、員工自修、跨部門轉調,相關人才難以育成。
此外,由於AI人才成為各行各業爭搶對象,AI人才薪資過高、流動率高難以留才、高層投資意願低,都讓台灣中小企業導入AI成為難題。
如何發展AI策略 產學界提需求
楊宏祥建議政府,由於AI屬於新興領域,實務上企業要選用AI人才時,並無標準可參考,政府若能透過認證課程,或者提供結訓證明,提供企業可參考的指標,能讓企業選用AI人才更有依據。
錢宗良認為,仍在學的學生,則應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不論是理工、人文社會科系,都應結合AI應用。這些部分除了依靠政府政策外,民間企業也應盡一份心力。
數發部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創院院長何全德提出,AI人才培育必須有策略。他主張「335策略」。包含3類訓練AI職能、專業技術、通識素養。3類重點訓練如策略、管理與技術,涵蓋倫理與法規等軟實力。並創造3種人才來源,包含內部培訓、跨領域轉訓與國際引進。
何全德更強調五大推動原則,應透過體系化、規格化、標準化、實用化與國際化,加速培育AI人才,為台灣AI國力升級打下基礎。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表示,為幫助求職者拓展職涯深度與廣度,今年3月底開辦「AI應用規劃師培訓班」,透過大量模擬試題,完整課程內容備考國家iPAS AI應用規劃師證照。結訓後會獲得輔大AI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和《科技島》核發的「AI應用規劃師培訓一般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