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1990年代半導體強國,為何現在欽羨台積電? 林宏文剖析:日本犯了這個錯誤!供應鏈合作才是王道

1990年代半導體強國,為何現在欽羨台積電? 林宏文剖析:日本犯了這個錯誤!供應鏈合作才是王道

張孝瑜

科技

shutterstock

2025-05-23 09:42

半導體產業作為AI、高效能運算、電動車及各類3C產品的核心,近年來持續受到全球關注,但其實早在台積電崛起前,日本半導體產業過去曾佔據市場半壁江山,但為何被逆勢超車?沒落原因為何?現今日本欲急起直追,還來得及嗎?

日本半導體的沒落

 

回顧歷史,日本曾在80至90年代主導全球半導體市場,但強勢表現受美國「關切」,簽訂《日美半導體協議》,衝擊整體半導體產業,包括日元升值、100%關稅及專利技術開放等政策,導致競爭力下滑,乃至被其他國家「超車」。

 

面臨的內憂與外患

 

今周刊顧問林宏文在《Today來讀冊》Podcast節目中提到,他曾做過一份統計,1990年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中,日本佔據六席,但到2023年已無一家進入前十名,顯示其衰退之劇烈。除「外患」之外,日本也有「內憂」。在《半導體逆轉策略》一書中,作者長內厚教授剖析日本過度追求技術研發,卻沒有留意到市場真正需求,林宏文比喻,就像日本有許多高功能電鍋,但賣最好的卻是功能單純的大同電鍋。

 

 

追求完美主義 反降低應變速度

 

林宏文進一步分析,日本人做事嚴謹,認真投入研發,但卻缺乏市場應變速度,加上力求100%極致的完美主義,總等待產品或服務達120分才肯推出產品,「那等他推出時,世界已經結束了,別人都佔據(市場)了。」 

 

日本企業決策流程的僵化

 

此外,與一般台企常見「老闆說了算」不同,日本大企業採取「共識決」且決策流程繁瑣,他回憶,曾有一次日本朋友拍給他一張照片,是一份企劃書上居然蓋了40個審核章,從基層員工提案層層向上,最後才由社長拍板定案,反映其組織僵化,尤其在變動更加快速的資訊產業,相隔沒幾個月,就會有更新、更快的服務或產品,對日本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

 

日本企業的調整與Rapidus的挑戰

 

但林宏文也緩頰,日本部份企業已意識到此問題,加上現在有許多新創企業出現,相信在應對上會有更多調整。針對日本半導體的復興希望——Rapidus,林宏文則持保留態度。Rapidus是由八家日本企業組成,目標在2027年實現2奈米製程量產,並獲得政府高達1.8兆日圓的補貼。

 

但他認為Rapidus面臨規模經濟不足的挑戰,與IBM合作也難落地,類似台灣聯電當年與IBM合作的失敗案例。他直言:「Rapidus要成功很難,我前往日本多次,(產業相關)日本朋友也跟我講很難。」 儘管日本政府及企業投入大量資源,Rapidus要在2027年達成目標極具挑戰。不過倘若日本是為了手握核心技術而重金投資,從「買保險」角度來看,無論最後是否賺錢,只要能達到「自給自足」也就算是一種成功。

 

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

 

相較之下,台灣半導體產業以晶圓代工為核心,憑藉快速應變及靈活彈性,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林宏文強調,台灣中小企業文化快速決策,相較日本共識決策模式,台企更能迅速抓住市場機會。

 

林宏文也提到,台積電的成功不僅在技術力,更在於其開放供應鏈合作模式。與日本企業垂直整合不同,台積電能與全球最佳企業合作,例如: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的非獨家合作,創造更高附加價值。這種模式讓台積電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成為日本企業羨慕對象。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半導體逆轉戰略》 

※書籍將於5/27起在博客來等網路書店開放預購,5/29起各大實體書店和電子書平台上市※

延伸閱讀
美國霸權催化太空產業 ——兼論光通訊廠光聖
美國霸權催化太空產業 ——兼論光通訊廠光聖

2022-08-03

澤倫斯基:願放棄總統職位「若烏克蘭和平或加入北約」…被川普稱「獨裁者」他為何不生氣?
澤倫斯基:願放棄總統職位「若烏克蘭和平或加入北約」…被川普稱「獨裁者」他為何不生氣?

2025-02-24

AI供應鏈再添新兵!砷化鎵磊晶一哥「全新光電」強攻資料中心…少主接班4年,脫穎而出有這2個關鍵
AI供應鏈再添新兵!砷化鎵磊晶一哥「全新光電」強攻資料中心…少主接班4年,脫穎而出有這2個關鍵

2024-12-11

光聖(6442)一檔賺3倍!帝寶、佳必琪...台大工程師悟出「飆股的長相」:從慘賠到5年賺千萬
光聖(6442)一檔賺3倍!帝寶、佳必琪...台大工程師悟出「飆股的長相」:從慘賠到5年賺千萬

2024-12-13

烏克蘭苦戰3年白費?最終恐成川普眼中的「棄子」 中國正在看:這些人對「攻擊台灣」的默許
烏克蘭苦戰3年白費?最終恐成川普眼中的「棄子」 中國正在看:這些人對「攻擊台灣」的默許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