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生技業在新藥研發上屢有突破,除了在國際授權展現實力,更積極透過併購,加速全球布局。
加上導入AI建置資料庫、提升研發效率等多種升級策略,皆為生技成長注入嶄新動能。
「台灣整體生醫產值在二○二四年達到七七三九億元、年增二.一%,五年複合成長率達到四.七七%。」一年一度的生策年會,邀集總統賴清德、經濟部長郭智輝,以及台灣產業界人士齊聚一堂。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在台上簡報去年的重要成果,「大家可以看到,藥品與新藥研發占比最高,產值高達一一四二.一五億元。」
去年台灣生技上市櫃公司的總產值為三三五三.七九億元。當中,新藥研發與藥品製造占比三四.○五%居於第一位,其後分別是醫材製造與研發二三.○三%、醫療通路與產品銷售占二一.七七%。這個表現,與幾大藥廠的新藥研發報佳音,並成功授權有關。
當中,藥華醫藥(簡稱藥華藥)成長力道強勁,二四年營收創新高達九七.三五億元,並以一千八百億元市值、十三%市值成長率,穩坐《今周刊》二○二五「生技一百大」冠軍寶座。憑藉血液症新藥Ropeg在美國銷售持續成長,今年第一季營收繼續創歷史單季新高,來到三二.五七億元,表現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