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縣市首長選舉已提前備戰,《今周刊》以系列數位報導,針對有機會持續執政的縣市長,暢談目前的施政成績單及未來願景。
屏東縣今年同時迎來台積電建廠供應鏈進駐科學園區和國家首座火箭發射場,上任兩年多的縣長周春米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相關建設會讓屏東翻轉,「讓屏東不再只是傳統農漁縣市!」這個過去以黑鮪魚故鄉著稱的陽光之城,要如何成為台積電新廠的故鄉?
然而,屏東未來面對的挑戰也不小,受到國民黨、民眾黨大砍中央政府總預算影響,全台各縣市的「一般性補助款」遭到不同程度刪減,其中屏東被刪高達52.5億元,為全國最多。即使縣長周春米與縣府團隊事前早已做好準備,仍面臨「無米之炊」的財政難題。
「台灣現在正在跟世界競爭,從交通到各項公共建設,都是關鍵!」周春米除喊話行政、立法院之外,也端出五大施政核心,結合半導體、太空、長照、文化觀光等優勢,期盼在這座物產豐饒的國境之南,打造一個能留住人才、宜居宜業的南方新典範。
▲ 黑鮪魚故鄉如何變成台積電新廠的故鄉,考驗縣府團隊的籌劃。圖/周春米臉書
一、《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您認為,目前施政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您是如何跨越?
周春米答(以下簡稱答):我們目前面臨最大挑戰就是一般補助款被裁減幅度全國最高,114年度中央原本核定屏東縣一般性補助款192億餘元,修正為139.64億元,屏東縣約刪減52.5億元,是各縣市中最多。
「我們也知道行政院有他的難處」,被立法院刪2千多億,中央部會都有計劃建設在全國執行,但這還是對地方政府造成影響。
「長期以來,南北建設資源分配失衡。台北早已擁有完整的捷運與高鐵網絡,企業總部集中、稅收也繳在北部,結果統籌分配款也拿最多,南部卻要為基礎建設一再奔走。」
屏東光是爭取高鐵南延到屏東,就歷經艱辛,如今好不容易準備大步向前,卻再度遭遇波折。周春米感嘆,在台灣與全球競爭的關鍵時刻,正是需要公共建設、交通與基礎建設加速落地的時候,卻因政治因素遭到預算刪減。
希望行政院可向立法院爭取追加預算,立法院也不要太鴨霸,不該讓行政權寸步難行,「這不是民主國家的常態。我們從地方發出最誠摯的呼籲。」
二、問:您在首個任期的政績中,最滿意的三件事?這為屏東縣的民眾,帶來什麼影響?
答: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台積電、國科會、南科管理局在5月19日與屏東縣政府共同宣布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屏東科學園區,「這不是我個人之力就可以達到」,但這個成績會讓屏東翻轉,讓屏東不再只是傳統農漁縣市。
台積電今年將在全球新建9廠,包括8座晶圓廠和1座先進封裝廠。而「這個建制模組的供應鏈是for全世界的」,透過港口、機場,輸出到全世界,成為台積電的建廠中心。
接下來,配合高科技產業進駐腳步,相關基礎建設都要全面提升,包括交通、教育、生活等,中央政府給我們支持、民間廠商來投資,讓屏東脫胎換骨,這是最重要的發展。
▲ 台積電表示,該專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建設晶元廠廠房及設施為核心的產業聚落。圖/屏東縣府提供
第二是「長照」,屏東在長照的成績一向都很好,我上任後設置長照處,可以讓政府資源更專業、更全面落在照顧上,形成一個長照產業鏈,被照顧者可以得到最貼心的照顧,產業也能順勢得到發展,兩者會互相影響,產業好、照顧長輩的能量就更好。
另外就是屏東33個鄉鎮市各有特色,我們有了新的街廓,每個鄉鎮都有蛋黃區、有很好的機能,讓大家願意住在這個故鄉,也能有好的工作。
第三點是「推動文化品牌」建立。由日治時期軍官宿舍改造的「勝利星村」,在前任縣長潘孟安任內奠定基礎,在我任內完成修復,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在短短五年內躍升全台前20大人氣景點,讓歷史建築重新綻放商業、文化與歷史的多重面貌。
為了讓文化更貼近生活,我們四季規劃不同主題活動——春天賞花、紅磚牆旁的景致最動人;夏夜涼爽,適合來杯啤酒或手搖飲;秋季迎來收穫,我們連續兩年邀請知名影視製作人王偉忠,在眷村演出取材自在地記憶的舞台劇;冬天則有餃子王大賽與年貨大街,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面貌,有不同的內容可以玩。
在東港,有知名的三年一科「迎王平安祭典」,去年底我們啟用了「王船文化館」,把王船文化、地方信仰收攏在特色建築,傳承百年文化,開幕半年內就湧入了50萬人次,讓遊客可以更有系統、更深度地了解在地文化。
▲ 由日治時代軍官宿舍修復而成的勝利星村,在5年內就擠進台灣前20大景點。圖/屏東縣文化處
▲ 東港的迎王平安祭典每次都吸引大量人潮。圖/屏東縣府提供,拍攝者洪雪芳
「不是辦大活動,請明星來唱歌、放個煙火後就沒了。」我們是結合民間奠定的文化基礎,透過公共建設展現文化能量,這點讓我們屏東很引以為傲。
往南走,還有「恆春民謠館」,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恆春民謠歌手陳達《思想起》、還有很多滿洲阿嬤、媽媽們傳唱百年的民謠,我們也搜集起來,民謠館裡面有聲音記憶、有故事、有民謠文化介紹。
我們也在小學推廣民謠、月琴,讓下一代從小就認識、喜歡這片土地的聲音,讓文化真正扎根、延續。
▲ 2024半島世界歌謠祭,結合傳統民謠與現代饒舌。圖/屏東縣府提供
三、問:台積電選擇屏科作為台灣第一個建設晶圓廠廠房及設施為核心的產業聚落,在相關過程中,縣府還扮演了哪些角色?
答:「把交通弄好,對外產業供應就會好」,我們採取「園區先行,產業進入,交通馬上就到」的做法,因為當大量的供應鏈和人才進入時,各種生活機能都需要提升。
在交通部分,縣府持續完善交通路線便捷性,連接既有廠區、港口、機場,屏科園區鄰近未來的高鐵站,和台鐵六塊厝新站,還鄰近屏東運動園區、屏東健康產業園區、屏東榮民總醫院及屏東市區,生活與通勤機能一應俱全。
在人才部分,除了中央的屏科實驗中學,屏東還與大專校院合作發展人才培訓,並且攜手20間民間企業啟動青年實習計畫,實習轉正後最高可領新台幣9萬4000元獎勵金,吸引青年落腳屏東
在生活條件上,我們也加強各種機能,像是我們屏東的特色公園、共融遊戲場,就是透過聆聽孩子的意見來打造,常吸引來自台南、高雄等外縣市民眾前來。此外,生育、公共托育、圖書館、長照等公共建設都持續建置中,讓「人才願意來、也願意留下來。」
四、台灣首座國家火箭發射場域確定落腳屏東滿州鄉九棚,未來是否有相關產業或其他規劃?
答:「我們很振奮!也會好好把握這個機會。」這個在東邊的小鄉鎮,將來可望有80億國家資源進駐,在教育、科普、交通上都可以全面提升機能。
目前已有太空產業進駐屏東科學園區及科技產業園區,即將形成產業供應鏈。
在地方推動上,縣府除了與國科會、滿州鄉公所共同進行地方溝通,取得居民簽連署書全力支持,更協助國科會盤點各項基礎設施,包括地籍圖資更新、水電、醫療、聯外交通路網升級配套,做好做全面準備。
而由於火箭發射的特殊性,使其具備觀光吸引力,未來縣府也會結合當地原本的觀光條件和生態旅遊,打造滿州鄉九棚村為「太空村」,透過「火箭觀光」來接軌國際。
五、未來縣府施政上有哪些重點需要更努力推動?希望帶來哪些改變?
剛剛已經提到了屏東在未來產業、交通、文化、生活、遊憩機能的建置工作,未來施政將會聚焦「科技新產業、韌性興城市、創新心照顧、宜居欣生活、太空星未來」共5大核心,讓屏東33鄉鎮成為宜居、宜業的理想生活圈。
「屏東不缺水、不缺電,陽光充足,適合產業發展。」目前縣內有六大園區,產值約2474億元。因應未來的科技產業需求,縣府已開發173.16公頃產業園區,持續招商中,未來預估產值會超過630億元,近萬就業機會。
「我們希望大家可以不用都往六都擠,國境之南的生活,節奏可以非常Chill」,要把屏東的孩子留下來,還要替大家打造更好的就業機會。
喜歡爬山的朋友,30分鐘車程就能抵達名列台灣百岳的「北大武山」、到東港吃海鮮、搭船去小琉球浮潛;開車80分鐘可以去衝浪、觀星,處處都有驚喜,農漁產也都是離產地最近、最新鮮。「我們不僅要吸引觀光客,也要讓本地人有更豐富的生活條件,這是我們的責任。」
▲ 周春米表示,屏東的生活節奏可以非常Chill,團隊將會創造更多就業,把屏東孩子留下來。圖/陳睿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