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早個幾分鐘,情況就完全不同。」在醫療現場,這句話可能意味著病人就此陰陽永隔,或是病程發展出現天壤之別。
但如今,強大算力發威下,愈來愈多的AI應用走入醫療現場,發揮超乎想像的功用。它可以揪出潛在病症,讓醫生提前採取必要檢測與診療,或是在發病的第一時間,給出準確判讀,醫護人員可適時處置,挽救病人生命於瞬間⋯⋯,類似實例愈來愈多。
這次封面製作的緣起,便是來自我們聽到一名心肌梗塞病患,從鬼門關被救回來的故事。
病患一上救護車,透過車內搭載的AI工具偵測, 讓醫師遠端判讀,只要10秒, 就能讓救護人員立刻投藥,同時聯繫醫院接受轉診,讓病人得以無縫銜接,在最短時間內接受手術,整個手術過程只花了31分鐘。
這樣令人嘖嘖稱奇的故事,散見各大醫院,他們投入AI診治的工具,已陸續應用在各種科別與病症,提供強大的幫助。
問題是,醫院有更精確、高效的AI應用武器,但不夠普及,病患未必知道。於是,我們彙整目前為止最先進的AI醫療工具資訊,供讀者作為求醫參考。
醫療AI要能普及,有很多關卡需要克服,目前,衛福部成立三大AI中心,找來各醫院組建小聯盟,試圖解決臨床落地、取證和給付等問題。我們期待AI醫療應用成為每一個醫院醫療診治、救命現場的日常,那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