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創始股東,身價從十億元重挫至兩億元,他們曾為德寶奮鬥,也為德寶反目,甚至相繼求去;然而,苦撐多年後,在專業經理人的努力之下,德寶再度得到救贖,且在不景氣年代裡找到了正確目標。回首這五年來,沒有座位的董事長陳偉明直言:好比在畫油畫,大夥兒一筆筆毫不保留地將昨天的色彩覆蓋,只為了讓今天的色彩更耀眼,更求真、求善、求美。
不要懷疑,這就是陳偉明,德寶營造的董事長,一位沒有辦公室、沒有停車位的光桿司令。
五年前,陳偉明決定徹底繳自己的械,交出手中的經營大權。從德寶逐漸攀升的業績,陳偉明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德寶成立於一九八五年的九月,原始股東主要是成功大學建築系與土木系前後屆的七位學長學弟合組而成;包括建築系同班同學的陳偉明、賴悅顏、陳席康,土木系的邱建揚與陳志銘,再加上曾是陳偉明同事的逢甲大學王國樑與中原大學杜秀良。
失業半年的陳偉明──八五年找成大幫同學創業
話說這群四年級生的七位好朋友,在八五年十信事件過後的百業蕭條期,失業半年的陳偉明,決定號召當年一起窩在宿舍談天話地、同在營建工程領域工作的好友們一起創業。
然而,當時景氣狀況不佳,創業不易,這些年紀不過三十出頭的小夥子心想,橫豎都很難找到工作,自己又有專業技術,也看不慣現有營造業老闆只會套傳統做工程的模式,乾脆自己「撩落去」!於是每個人不僅將過去工作七、八年的積蓄全部投入,又向親朋好友募款,最後募了九九○萬元,與目標數一千萬元還差上十萬元。回憶這段往事,陳偉明還怕怕地說:「你看,連十萬元都募不到!」
正因為背負著親朋好友的期望,這七名事業夥伴全力向前衝,初試啼聲的第一個案子,為興建一位同學哥哥在大甲開的私人醫院;未幾,這群初生之犢竟然也爭取到成衣業龍頭的台南企業工廠土地,改建為住宅區與辦公大樓的綜合開發案。台南企業案是德寶首件承攬的大型工程案,德寶並由這個個案奠定了業界的口碑,加上大環境開始好轉、房地產開始狂飆,營建業每年呈倍數成長,德寶搭上了順風車後一路順遂。
對營造廠來說,因民間工程的數量與來源遠不如公共工程大與穩定,在一開始九五%業務量全為民間工程的德寶,也在房地產達到頂峰的九一年,與大型營造廠開始競爭,積極爭取公共工程業務;因此當營造業在九四年隨著營建業步入衰退期時,德寶已經轉換到公共工程領域,獲利並未受到影響,股票也在當年度掛牌上市,頗有如日中天之勢。
創辦人放手五年── CEO 開始做出成績
正因為創業初期,就遇上營建業最景氣的階段,董事賴悅顏說,營造業的經營非常耗時間與體力,因此當德寶十歲左右,主要的幾個大股東開始考慮將棒子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因為交給經理人操作,意見可以減少,比較能單一與專精地進行營運。
因此,在九六年間,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陳偉明帶頭辭掉董事長,隔年接著交出總經理位子給陳席康,而在陳席康接任一年後又再把棒子交給七位原創股東中年紀最輕、也不是一開始就跟著創業的陳志銘,再由陳偉明回任董事長一職「看管」,德寶進入全然的專業經理人制的第二階段。
不過,也有內部人士指出,其實會交棒給專業經理人,也是因為當時有大股東認為,創業股東們對業務推展的熱情大減,只想做閒雲野鶴,因此讓德寶營運開始走下坡,尤其是業績很好的德寶竟然談不上市場占有率,不如乾脆關門大吉算了。與此同時,又發生大股東間對要不要轉投資高青開發紛紛出現歧見,再加上之前對交棒「認知不同」的情緒下,不合就在股權旗鼓相當的大股東之間蔓延開來。在誰也很難服誰的情況下,部分大股東之間還因此從創業夥伴到翻臉多年不說話的對立局面。
至於在德寶調整的轉接過程中,不僅高階經理人全換,連中層的經理人也跟著離職,當年的德寶等於是由公司裡最資淺的一批人負責操作,然而大環境卻每下愈況,德寶等於是接著經歷了最慘烈的五年陣痛期。陳偉明說,「這是最不得已的做法,如果不這麼全然地放手,而一直牽著孩子的手,那麼父母到了八十歲,五十歲的孩子還是孩子。」也因此,後來的德寶強制所有高階經理人在公司待滿九年之後一定要辦退休,以免妨礙後起之秀的發展。
改革董事會──落實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由於專業經理人的價值在於能力,不會像所有者會患得患失,所以在第一階段那麼多人衝業務,卻做不到五十億元的營業額,而第二階段的陳志銘卻將營業額一路上衝到一百億元,讓德寶在公共工程的市占率達到二%、民間工程達到一%。雖然陳志銘一開始為了衝量而承接不少低毛利的工程,導致獲利快速下滑,但也讓他從中累積教訓與經驗。
從德寶的財務報表顯示,今年至十月底止的累計毛利已達八%,十月單月毛利為八.九%,已經有兩個月單月毛利高於累積,顯示德寶的營運已往上走,這兩三年拿到的低毛利工程已經消化了八○%,換句話說,低毛利工程只剩二○%,今年六月以後拿到工程的毛利則已回升到一○%到一二%,對於這樣的成績,陳偉明與賴悅顏都很滿意接班第二棒的成績。
目前政府有關公共工程的投資比率, 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五%至一五%,而台灣 GDP 約十兆元, 換算公共投資支出最少有五千億元的大餅,再加上民間起碼二、三千億元的市場,營造業成長空間很大;德寶內部並評估,「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德寶要邁入第三階段,策略為「引進外部董事、改造董事會」,陳偉明說,內部正在研擬未來董事會的功能,預計明年一月開始尋找外部董事。目前德寶是五席董事、兩席監事,明年董監事改選的同時,初步規畫將席次擴大到九席董事與兩席監事,其中外部董事要占到三分之一的席次,以更落實「所有權專業監督、經營權專業經營」的可貴制度。
七位創始股東際遇大不同 有人打拚商場 有人遠離塵囂
現在,這七位創始股東際遇頗不相同,除了陳志銘仍為德寶總經理負責德寶業務,陳偉明轉而負責德寶轉投資的高青開發公司外,王國樑因病不幸辭世,賴悅顏則承襲了祖父、台灣新文學運動家賴和的愛好,成立「賴和文教基金會」為台灣文學發展盡一分心力。此外,杜秀良專心於粉彩畫與攝影創作、陳席康則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地鑽研棋藝;而邱建揚已移民到加拿大,預定明年回國重做馮婦出任德寶專職董事。
而當年的爭執曾鬧到彼此不說話的尷尬,也隨著專業經理人制度逐步成熟,逐漸化於無形。陳偉明說,他現在與其他的好友們都已恢復互動,但與陳席康還是說不上話,而是透過他的太太來傳達訊息。
由陳偉明開始領導轉換接班的德寶改造工程,由於正值上營建業最不景氣與股市最差的五年,德寶上市後的市值,由最高時九七年的一六九.六七億元、股價四十七元,掉到最低二○○○年的十九.四億元、股價四.四五元,大股東們各自續抱未出脫至少二萬張的德寶股票,每人身價從十億元重挫至只剩下二成不到。
問這些股東「心裡會不會痛?」賴悅顏說,公司獲利一直很不錯,只能說是沒有預料到景氣變動,讓營造業變成如此。而陳偉明則豁達地說,「每人每年都可自德寶配得至少一元的股利,等於一年有一、二千萬元的現金收入,加上生活所需都在最好光景時期滿足過了,又能在五十歲之前達成學生時代的創業夢想,五十歲之後還可以過著沒有壓力的生活,真的沒什麼好抱怨的。」
苦撐終於改變,並且在不景氣年代裡找出了最適合的道路。走過這五年,問陳偉明最刻骨銘心的是什麼?他想了會兒,說:「好比在畫油畫,大夥兒一筆筆毫不保留地覆蓋上了昨天的色彩,只為了讓今天的色彩更耀眼,更求真、求善、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