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你要什麼樣的媒體?

你要什麼樣的媒體?

「我拿著報紙,手在震,那是我需要的。」

黎智英用他帶有濃厚廣東腔的低沉聲音說出這句話時,來自各媒體的英雄好漢,心裡受到的衝擊,顯然大於他們以往所受過的任何教育。

拿著報紙,內心極為震撼,形之於外,手自然有所顫抖。這樣的新聞難免讓人高度驚訝。

這應該是第一次看到港星張國榮跳樓身亡時,或是曉得美國終於發動戰爭後,還是在你突然發現隔壁鄰居得到 SARS 一樣的意外和震驚?

但在日常的新聞裡,不會天天發生這種讓你心緒忽地一緊的新聞。所以,接下來的《蘋果》,就會用無所不在的工作團隊,散布在各地獵取第一現場的照片,再以高度感官刺激的視覺編輯效應,完整的呈現現場直擊的強烈感受。

五月二日,台灣《蘋果日報》問世以後,就和香港一樣,在所有事件的第一現場,在救護車和警車抵達之前,《蘋果》的突發中心車隊,就在位於內湖蘋果總部的中控室內,調度全台百餘位佩有 GPS 定位系統的記者, 騎著越野車,搶先一步取得標榜獨家,但卻血腥,或是煽情的新聞照片。

也或許是在你放浪形骸的夜生活之後,在隔天一早突然發現,原來昨天晚上一起同樂的,除了你和她之外,還有一個隱伏於暗處的攝影鏡頭。

拿到這樣的報紙,當然手會顫抖。如果主角是你,那也真是人生至此,天道寧論啊!

這就是黎智英,而這樣的風格就是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就像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的任我行一樣,帶著他的「葵花寶典」,四處行走。雖然有時也仗義執言,甚或拔刀相助,但多是笑罵由他的我行我素。

不過,什麼樣的土壤,就能滋養什麼樣的媒體。如果台灣的社會,可以滋養像《壹週刊》這樣的媒體,顯然就有足夠的養分,再容納一份來自香港的《蘋果日報》。

說《蘋果》不好嗎?或許先想想自己的偷窺慾吧!

說《蘋果》敗壞風俗嗎?台灣的媒體不是已經群起效尤,先行「蘋果化」了嗎?

或許,你我的心裡,還真有一處空間,抵抗不了《蘋果》的誘惑。也或許,逐漸多元的台灣社會,還真可以再容得下一份像《蘋果》這樣的報紙。

延伸閱讀

曾兩度罹癌甚至切除2/3肝臟...韓柏檉教授分享抗癌「一日身心排毒法」:這是10年前我不曾過的日子

2023-06-03

連假出遊注意!端午假期首日「國道塞爆」 上午避開10地雷路段「這些路段」12點前封閉

2024-06-08

2024端午疏運懶人包/國道省道看對時間避開塞車!何時暫停收費?哪幾天高乘載?塞車路段預測一次看

2024-06-07

端午連假天氣出爐!降雨熱區曝光,北部這天起降雨機率較低…會一路下到何時?專家預測出梅時間點

2024-06-07

端午連假出勤薪水怎麼算?「這天」薪水多1倍還能報加班費?休假、工資規定一次看懂,試算給你看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