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航運股還有一波大行情 P.116

航運股還有一波大行情 P.116

隨著中國進出口貿易量的不斷攀升,貨運需求強勁增長,台灣航運業在旺季價格調漲之下,獲利可望刷新歷史紀錄,國內長榮、陽明兩家公司今年獲利,都有挑戰百億元的實力。

靠著低廉的勞工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擁有十三億人口龐大的消費力,一方面大舉進口原物料,製成產品後出口,另一方面,在人民所得改善之後,又需要更多進口產品,種種因素都使得貨物運送需求強勁,貨櫃輪供給吃緊。

今年全球知名貨櫃輪業者,營運受惠於運價不斷攀升,獲利數字跟著步步高升,隨著大陸的進、出口貿易量不斷成長,但供給增加有限,國內的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在內的貨櫃輪業者,不只今年獲利寫下佳績,明年也相當有看頭。

隨著中國大陸成為亞洲主要的生產重鎮,各地的半成品及成品運輸量增加,再加上低廉勞工成本,使得消費品生產及銷售價格下滑,明顯刺激歐、美地區的購買力,也因此,大陸這個新興市場,近年來的貨櫃吞吐量及外貿金額都出現了驚人的成長力道。

中國貿易攀升帶動航運需求

自去年開始中國的外貿進出口不斷上揚,二○○三年出口金額為四三八五億美元,較○二年成長三五%,而進口金額更出現四○%的成長率;今年前八個月出口金額較○三年攀升三六%,進口金額也上揚四一%,進、出口金額呈現驚人的高成長率,想當然爾,貨櫃需求量勢必跟著攀升。

外貿金額不斷刷新紀錄,貨櫃的吞吐量也跟著快速成長,○三年大陸地區,包括重櫃及轉口櫃等,貨櫃吞吐量達四七四七萬TEU(二十呎櫃),較○二年成長三二%;今年中國雖然進行宏觀調控,但是對於進、出口貨量影響有限,今年前八個月貨櫃吞吐量達三八一七萬TEU(二十呎櫃),較○三年又成長二七%,第四季為貨櫃輪的旺季,預估全年的貨櫃吞吐量成長率將超過○三年。

國內航運獲利可望刷新紀錄

中國經濟成長及美國景氣擴大等利多因素匯集下,亞洲區的貨櫃輪今年獲利都繳出亮麗成績單;以日本知名貨櫃輪公司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川崎汽船(Kawasaki Kisen)及日本郵船(Nippon Yusen)近二、三年來的獲利都呈現倍數成長,更凸顯海運市場景氣全面好轉。

而且目前很多的評估報告,對於海運後勢的看法以樂觀居多,不少外資報告也評估,這三家日本主要的貨櫃輪公司,明年的獲利,還是會較二○○四年成長,三家公司的每股獲利,都有機會較今年再出現一倍的成長。

海運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競爭性行業,全球性的海運公司,在大多頭行情當中,競爭力也跟著浮現。國內經營貨櫃輪的長榮、陽明及萬海都是全世界知名前二十大航運公司,繼去年獲利表現不錯後,今年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受惠於中國需求貫穿全局,明年三家公司的獲利可望再登高峰。

全球前二十名的貨櫃輪航商當中,長榮海運目前為全世界第三大的海運公司,總載運規模僅次於A.P.Moller Group及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其次,陽明海運不包含聯營的業者在內,總載運規模也在第十六名,萬海航運的船隊規模則位居第十九名。

貨櫃船族群今年可以說是利多題材不斷,去年調價相當零星的近洋線,三月順利進行全面性調價,今年九月及十月歐洲線順利進行二次調價;美國航線五月起也順利調升運價,並且於六月十五日起加收旺季附加費。

在近洋及遠洋主要航線都調價的情況之下,長榮、陽明兩家公司今年獲利都有挑戰一百億元的實力,股本較小的萬海,全年獲利也將站上七十億元的新高。

基本面看好 明年獲利樂觀

雖然今年有外資報告對於貨櫃輪未來景氣看法偏向保守,也有國際知名媒體認為,這兩年不斷有新貨櫃輪加入下,貨櫃輪供給成長率到○五年會出現兩位數的成長,這樣的新船供給量將衝擊到貨櫃輪獲利的高成長。

然而,以中國每年成長三成的貨櫃需求量,新船加入所產生的供給量,將快速被中國龐大的需求量消耗掉。

且國內不論是經營遠洋線的長榮、陽明,還是經營近洋線的萬海,都認為依據中國大陸、印度、越南與東歐等市場陸續興起,這些地區所產生的龐大海運需求量不容小覷。

在這幾年的高成長期間,景氣或許稍有起伏,但是整個基本面看起來還是趨向樂觀,對於明年市場走向,都認為情況應該與今年相當,三家公司明年仍舊是可以維持高獲利的一年。

航運業的景氣一向與總體經濟緊密連動,彼此關聯性幾乎同步,因而從航運景氣好壞可嗅出全球經濟景氣動向,用「一葉知秋」來形容兩者關係,再貼切不過。就像長榮總裁張榮發說過,除非有非經濟因素事件波及,否則在大陸高經濟成長率帶動下,明年全球貨櫃輪景氣想要不好也難。

延伸閱讀

40年老公寓可以買嗎?優缺點一次看!看過1千間房子達人:4大評估重點「不怕以後賣不出去」

2024-05-23

連信用卡都用到循環利息,銀行怎麼相信你有錢還房貸?買房必懂13個「拉高信用分數」小技巧

2020-08-31

台灣少子化嚴重,為何房價不跌反漲?她花8年將20萬資產翻成4千萬:2個理由,房市2062年前不會崩盤

2024-05-07

第一間房子應該買來投資,還是自住?專家給首購族的建議: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2020-08-26

夫妻月薪6萬可以買房嗎?「看房超過1千間」房產女神教你算:你的薪水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子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