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被濫用的主場優勢

被濫用的主場優勢

謝春滿

傳產

shutterstock

703期

2010-06-10 15:24

「公司應公平對待大小股東」,這一句話,出現在證交所網站上關於公司治理的簡介說明中。在長達四千兩百多字的簡介裡,這大概是最讓小股東感到貼心的一句,但,這恐怕也是最讓小股東傷心的一句。

在股票市場,大股東擁有絕對的主場優勢。只要有意圖,憑藉手中相對多數的股票籌碼,能夠輕易在股價行情中上下其手;靠著資訊不對稱,能夠輕易掌握絕佳買賣點。

除此之外,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不斷發展進化,對於大股東來說,能夠把玩的新遊戲也愈來愈多。分割、釋股、私募、減資再增資,這些過去被認為是生硬艱澀的專業用詞,卻在今年的股票市場成為熱門關鍵字。

據統計,今年上市櫃公司減資總額將達三千億元,私募案有一八○件。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小股東登報抗議,甚至引發立委的關切與討伐。

無論是上市前的釋股,或是極具彈性空間的私募增資等,其中是否有大股東利用模糊地帶圖利自肥?或是圖利給特定的關係人?這是我們製作本期封面的起點。

為了追查真相,今周刊的製作團隊,夜以繼日,幾乎把過去兩年所有的相關個案重新檢視一遍,也在過程當中發現,人性貪婪面並不如我們原先想像中的能夠受到嚴格制約。每一次的分割、釋股、私募增資,都是一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大股東對於這「分配權」的濫用,似乎不能只用「少數個案」來形容。

民國八十年三月爆發的華隆案,就是上市的華隆公司賤賣五百萬股國華人壽股票,圖利特定人,購買這些股票者之一的,正是當時交通部長張建邦的女兒,案子爆發後,華隆公司董事長翁有銘因此一度被收押,交保後潛逃海外,直到通緝期滿。

這次我們發現的諸多事實,與當年華隆案的手法,極為類似,資本市場的發展,本就必須搭配各種創新與彈性籌資管道,但在注重創新與彈性的同時,主管機關更應該謹慎把關,才能讓所有股民安心。

延伸閱讀

獨家》「與大聯大是高度競爭關係,無合併基礎,不信公理換不回。」 文曄董座鄭文宗的獨家告白

2019-11-25

大聯大、佳世達...企業借併購成長,是站穩世界舞台的捷徑!台灣整併成功案例的5共通點

2021-10-21

上市櫃更名潮/大聯大投控→大聯大控股…配合業務發展做調整,上季營運超越財測高標

2023-09-20

大聯大喊溢價收購文曄股票 投資人真的現買現賺嗎?

2020-01-07

大老闆年捐3、4千萬,卻總穿打折買的Uniqlo、佐丹奴...大聯大曾國棟:助人是為了自己的快樂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