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運動強化身心靈,以球會友好紓壓!

運動強化身心靈,以球會友好紓壓!

廣告企劃製作

傳產

2018-11-07

數錢數到手抽筋!啊,這不是每個人的夢想嗎?對於忙碌的金融從業人員來說,工作壓力,可是跟經手的錢流成正比!行之有年的運動及休閒性社團,是永豐銀行員工的紓壓管道,更是業餘運動員培養體力及交流情感的最佳去處。自今年有運動指導員加入後,同時增辦體育署補助計畫的運動聯誼賽事,不同部門的職工「以球會友」,締造公私互惠,勞資雙贏的新局。

  羽毛球、保齡球、籃球、壘球、健行、電影......洋洋灑灑的運動社團及休閒活動,都是永豐商銀職工福利委員會的職掌項目。董事長陳嘉賢提及,「福委會帶動全公司的活力,創設運動及休閒社團增進同仁身心靈福祉。累積數十年,造就永豐銀行以運動紓壓、交流情感的企業文化。」

 

付出就是獲得,全員動起來

  今年適逢永豐銀行成立70周年,甫於6月2日參加完運動會的員工們,10月接續參與體育署「補助及宣導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企業補助方案實施計畫的保齡球及羽球賽,等於加碼進行聯誼賽。

  負責籌劃本方案活動的福委會總幹事林惠娜指出,體育署提供的補助計畫,提高了職工重視運動休閒的意識。「平日永豐銀行的同仁就會自發性參加保齡球、羽球、高爾夫球、健行等活動,持之以恆的運動,是緩解勞心的金融業務最佳養生法。」本計劃的執行時間從9月29日到10月20日,計於全台的北中南區辦理兩場保齡球賽、一場羽球賽及一場休閒釣蝦活動,總參與者多達 371 人。雖然公布賽事的準備時間短促,但報名非常踴躍,加上羽毛球球齡長達二十幾年、金融盃也披甲上場的董事長陳嘉賢號召,同仁斷開假日睡到自然醒的習性,踹踢被窩,跑進球場動起來!

  「付出就是獲得!」董事長陳嘉賢分享,他去年與同仁攀登合歡山主峰時,得知多位同仁平常就養成了慢跑、球敘的運動習慣,「難怪爬起山來毫不費力。」有人本來是陪子女練球無聊才在場邊跑步,嘀咕著「犧牲假日補眠,浪費時間出門」,沒想到卻在陪伴家人同時,給了自己鍛鍊身心的機會,「同仁在運動、休閒活動過程,彼此分享健身養生的方法,無形中塑造了永豐銀行互助、互利及互信的組織文化。」

 

身體力行運動健身的陳嘉賢董事長(左五)也在金融盃羽球錦標賽上與同仁一起爭取團隊榮譽

 

培養專注力,特訓專業球技

  具備法律專業,服務於永豐銀行法金授信風險管理處的林哲宇,曾獲大專盃羽球賽全國第四名,以及成大盃男單冠軍的佳績。今年7月剛到職,隨即接受公司委任羽球社教練及運動教導員。

  在本次體育署計畫執行之前,林哲宇已為女子羽球社8名球員進行兩個月的特訓,成果精彩,於9月13日的金融盃勇奪雙打亞軍!同仁工作十分忙碌,每個月平均只能安排2~3次、每次3小時的練習時間。「上了球場,就是用球說話,我就是以專業教練的身分指導隊員。」由於集訓時間短,林哲宇針對球員正確的軸心腳步伐、提高發球及接發球的成功率,以及建立球場上的全局概念來訓練,果然在賽事掌握得分先機。

  運動與工作有什麼樣的正向關聯?林哲宇指出,想在某一項運動進行深度訓練,練習時必須維持絕對的專注力,同時要設定目標,要求自己勇於挑戰,有效率的執行!他認為,這樣的模式可以放到工作、面對生活各種挑戰,「從摸索的過程建立一套掌握技能的SOP,繼而給予相應的處理,掌握學習的關鍵法則。」

 

陳嘉賢董事長與勇奪金融盃羽球錦標賽雙打亞軍的永豐銀行女子代表隊合影

 

提升運動熱情,鼓勵職工投身體育

  永豐銀行的羽球社,在運動指導員林哲宇加入特訓後,將這項職工的業餘運動提升為競技,也喚醒同仁的運動細胞,使得原有的三個羽球社團即將擴編第四個。董事長陳嘉賢樂見同仁運動熱情持續升溫,他提及,在申辦體育署的專案之前,永豐銀行已聘任了運動指導員,「這是我們對職工業餘舒壓管道的重視,也很高興經由這個計畫,讓同仁以球會友,建立了革命情感,也凝聚企業的向心力。」在與職工福委會的合作過程,陳嘉賢期望這個計劃能一年年持續下去,同時能結合動態與靜態的活動,讓企業員工有更多跨部門交流、分享互惠的機會。

 

永豐銀行福委會總幹事林惠娜(中)感謝運動指導員:林哲宇(右)的付出與指導

 

延伸閱讀

iPhone 15不香了?蘋果財報優於預期,為何股價仍下跌:中國市場藏潛在威脅

2023-11-03

台大畢業39歲台灣囝仔,將地板賣進蘋果庫克的家…寶陞靠這兩招打進美國市場,今年營收逾20億

2023-11-08

富士康「查水表」外溢效應浮現,蘋果、特斯拉、星巴克...老謝:中國市場練兵,外企先嚐甜頭再吃苦頭

2023-11-02

特斯拉Cybertruck「暴力測試」,衝鋒槍打光子彈射不穿車門…為何馬斯克說這款車「自掘墳墓」

2023-10-22

蘋果跌落神壇?營收連4降,僅金雞母iPhone有貢獻分析師「成長恐停滯」,中國市場不再吃香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