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沒人要的下市老藥,竟成台灣對抗「黴漿菌疫情」利器?深耕骨科的博晟,為何創業第一天就決定做抗生素

沒人要的下市老藥,竟成台灣對抗「黴漿菌疫情」利器?深耕骨科的博晟,為何創業第一天就決定做抗生素
▲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

譚偉晟

傳產

攝影/蕭芃凱

2023-11-30 14:02

「對於8歲以上的(黴漿菌)病人,博晟的『美諾幸(凍晶注射劑)』是一項選擇。」面對近來在國內蔓延的黴漿菌疫情,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指出公司重要抗生素產品美諾幸,是台灣對抗黴漿菌的利器。

 

陳德禮說明,目前治療黴漿菌的第一線藥物「紅黴素」,其抗藥性已經高達6成,因此美諾幸這一類四環黴素類抗生素,能作為二線用藥繼續對抗疫情,「美諾幸是台灣唯一的(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針劑,可以在病症嚴重、口服吸收不佳的時候使用。」

 

創業第一天 就決定投入美諾幸開發

 

然而,博晟生醫做為鎖定骨科領域、並以骨再生因子為主要發展的生技公司,為何會有對抗黴漿菌這類傳染病的產品?原因,要回溯到陳德禮創業前,還是感染科醫師的考量。

 

最初,陳德禮決定要創業,但考量到骨科為主軸的發展,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營收。「公司就很難被關注,所以還是要有營收,我就想會有什麼適合的產品。」而陳德禮的作法,是從自己的感染科專業探索,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老藥,以作為公司發展初期,可以快速成為產品銷售的藥物。

 

「最初,有鎖定4個抗生素,而美諾幸是其中一個。」陳德禮回憶,最初這個由輝瑞開發的藥物,隨著輝瑞不再生產、在台灣也因為健保價不符成本,導致無人生產、最終下市的藥物,在他眼中卻有著發展的潛力。

 

關鍵,在於陳德禮與團隊長期投入研究的病菌「鮑氏不動桿菌」,「這是一隻非常有抗藥性的病菌,儘管當時有一兩個藥物可以用,但最後還是會出現抗藥性。」陳德禮表示,該病菌是加護病房感染的主因之一,始終存在二線抗生素的需求。

 

而美諾幸作為廣效性的抗生素,能夠針對加護病房病菌出現抗藥性時,作為二線藥物使用。因此在博晟創業的第一天,陳德禮就決定以更新製程的方式,投入美諾幸的開發。

 

博晟放大美諾幸產能 提前因應黴漿菌疫情

 

但美諾幸前身是下市藥物的歷史,讓博晟在尋找生產夥伴也碰過壁。「很多人說這個藥都下市了,不願意做…」陳德禮透露,當時尋求大廠代工多次被婉拒。然而他看到的,是美國已經針對抗藥性議題,越來越多針對下市老藥、重新上市使用的討論,堅持開發的策略,最終找到桃園的杏林新生製藥進行生產。

 

從2020年從自費藥物開始,到今年3月取得健保給付,陳德禮指出在注意到黴漿菌疫情後,正與代工廠討論放大產能,以加強國內用藥需求。「國外(以四環黴素抗生素治療)已經有不錯的成效。」陳德禮進一步指出,目前正與主管機關討論,以該藥物協助台灣黴漿菌疫情的控制,「需要救命的時候,可以馬上用。」

延伸閱讀

就業數據超預期,美股漲多止步,郭恭克:聯準會上半年啟動降息路徑不變,總統大選後,台股將重回多頭

2024-01-08

非典型通膨降溫,促成創新高股市 ——聯準會追求「經濟軟著陸」歷史定位

2024-01-31

不只阿里山日出,嘉義還有茶香公路…台18公路步道觀光有何魅力?在這裡還能偶遇「藍腹鷴」!

2023-11-27

聯準會暗示降息,官員卻潑冷水?「現在談降息還太早」:通膨回到「這目標」才會放寬

2024-01-20

美通膨回升,聯準會3月降息預期會落空?不只這變數!華爾街點出「紅海危機」等3事件得觀察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