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能過剩風暴襲來,由長春集團二代林顯東領軍的大連化工,在風雨來臨之時就果斷停工,避免陷入削價競爭的危機,也保有沉潛再戰的底氣。
「如果當初沒停工,我們至少得多賠兩年!」偌大的會議室中,一名濃眉大眼、戴著方框眼鏡的男子,正專注分析投影螢幕上的圖表。他,是現年六十八歲的台灣石化大廠——長春集團二代、大連化工董事長林顯東。
採訪這天,他坐在大連化工台北分公司的AI戰情室,螢幕上秀出他一手撰寫的《Y2K危機與知識管理》、《數位物流革命》、《長春石化先導型ERP》、《iSender長春石化社群力App之創新與應用》等書籍,一本又一本象徵長春集團導入AI走過的足跡。
止血! 中國盤錦廠停工
避免「做一噸賠一噸」 獲利還贏南亞
「AI這件事,我們已經準備二十五年了。」他展示出集團最新開發出的「經營者AI戰情儀表板」自豪地分享。「我們的轉型,在轉,也在關。」作為長春石化集團資訊總監、帶領公司打造AI戰情室的舵手,林顯東為集團近年轉型的歷程下了這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