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辦公室靠近南西商圈,只要到中山站搭捷運,一定會經過捷運出入口旁的新光三越、誠品生活。先前兩家百貨的一樓店面,把精品品牌改裝換成巧克力專賣店、法國服飾品牌專櫃變成潮玩專門店,排隊人龍蜿蜒得老長,很難漠視。不免令人好奇,以往由化妝品、精品占據的百貨一樓不一樣了,背後意味著什麼?
誠品生活南西店的前身衣蝶百貨,曾以主打女性百貨公司而紅極一時,現在負責操盤的是現任宏匯廣場執行董事柯愫吟,她的說法或可解釋這個變化。她認為,百貨愈開愈多,同質性是大忌,每一家都得找出自己獨門定位與特色,獨家或是熱門櫃位就是其中之一。獨家櫃位讓消費者乖乖上門,因為別處沒有;熱門櫃位則是當前消費者所愛,能帶來排隊人潮,人潮就代表錢潮。
同理,百貨公司也是投資大師尋寶的寶地,知名基金經理人、《征服股海》作者彼得林區最著名的投資學,就是從陪女兒與太座逛百貨、購物中心來的,他透過現場觀察,挖出不少日後大漲的投資標的。
台灣未來五年預計還要開出四十三家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未來勢必掀動市場風雲,激戰可期。我們試圖爬梳百貨業的致勝關鍵,理解他們的視角是如何找出消費密碼,或許觀察未來百貨趨勢、消費動向之餘,也能東施效顰,學學大師,挖掘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