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銀行
國際人士到底會不會混淆「 中華民國」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正巧在護照事件喧囂的時候, 亞洲華爾街日報上一份由摩根大通銀行( JP Morgan )所刊登的廣告,就把兩個國名搞錯了。
摩根大通銀行在一月十一至十三日的周末版亞洲華爾街日報,刊登整版廣告,宣揚該銀行被《國際金融評論》( IFR )期刊封為「 年度銀行」 ( Bank of theYear ), 在廣告列舉的二○○一年十九項優良成績中,赫然出現為中華民國發行歐洲債券( Eurobond - Republic of China )一事, 然而我國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未再發行海外政府公債。
發現錯誤之後,摩根大通銀行立即在隔日(一月十四日)亞洲華爾街日報的廣告中更正, 將 Republic of China 改成中共國號||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以說,撇開將意識形態無限上綱的政治動作,從現實、實用的角度來看,當幾乎所有國際主要刊物和民間組織都以「 台灣」 來稱呼我國的時候,過去國民黨既然可以在執政時接受中華民國名稱被改成「 中華台北」 ,如今中華民國護照上加註「 台灣」 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