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多元產品、量身規劃 台新銀行是資產傳承的智慧好夥伴

多元產品、量身規劃 台新銀行是資產傳承的智慧好夥伴

廣告企劃

金融

2018-05-10 17:36

人人嚮往生財之道,但若將時間拉長,守護財富、傳承財富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守成不易,誰能和您一起共同承擔?在財富管理業務有十餘年豐富經驗的台新銀行,採開放式產品平台、從第一線理財專員到各項業務的諮詢專家,最能貼近客戶需求,是值得託付、信任的智慧好夥伴。

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副總經理盛季瑩(前排右)指出,台新打造開放式產品平台,結合專業團隊的諮詢服務,共同守護客戶的資產。(攝影/林世文)

 

「績效只是結果,我們目標是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副總經理盛季瑩直言:「我們就是一個捲起袖子為客戶解決實際問題的團隊,能獲得客戶信賴、和他們一起走過人生的奮鬥和傳承階段,是我們的榮幸」。

盛季瑩指出,在全球各國陸續推動「共同申報準則」(CRS)上路之際,預先安排、做好資產移轉與傳承規劃顯得日益重要,市場上也浮現愈來愈多安排信託、贈與及壽險等財產規劃的需求。

投入產品開發 創新打造業界第一

台新銀行的總管理資產規模(AUM)每年持續攀升,在競爭激烈的業界,實在不是偶然,而是從上到下每個環節都用心聆聽,讓客戶充分信任所達成的。「理專的『雷達』能夠準確解讀客戶心聲,我們才能根據他的需求,進一步提供服務」,盛季瑩解釋,從第一線理專確認客戶需求的諮詢服務後,台新銀行擁有大數據分析團隊,同時還有投顧專家、市場、商品、投資風險分析、商品上架管理、商品監控、投資後管理等多達上百位專家團隊共同依照客戶需求,提供專業服務。

盛季瑩強調,「台新銀行除了打造開放式的產品平台,滿足客戶財富規畫需求之外,推出市場第一的創新、多元商品,也是我們致力提供給客戶的服務」,除了消費者熟悉的保險、基金之外,在台新銀行的產品平台上還有ETF、固定收益產品、海外債券,以及市場上較少有銀行提供的特別股和境外結構型產品,為消費者量身訂做產品配置,也能滿足一般投資人及專業投資人的需求。台新銀行更特別打造「國外交易所即時下單系統」,透過台新行動銀行或網路銀行就能買賣在國外交易所交易的美股、港股、陸股、ETF、特別股,客戶下單更便捷。

為提供符合客戶需求、具競爭力的產品,台新銀行也與投信公司合作基金規劃,保管國內首檔FinTech基金,並依市場趨勢,與台新投信共同合作推出全球智慧生活AI領域之智慧生活基金。台新銀行近年也取得多檔首賣商品,例如:領先業界獨家代理全臺首張經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教授所授權的類全委保單「美歐戰略價值投資組合」,讓消費者可掌握市場變化,增加長期投資價值,去年羅伯‧席勒教授首度訪臺,他也選在台新銀行舉辦唯一一場在銀行的演講。

信託需求成長顯著 有傳承需求就應規畫

而就目前財富管理規劃,信託無疑是需求成長最顯著的業務。盛季瑩指出,以往客戶認為「信託是高端資產者才需要的」,但其實「只要有傳承需求,就適合規劃信託」,盛季瑩解釋,生前贈與搭配信託規劃,可充分展現信託的優點,因為資產傳承方式,在不超逾法律規範範圍的部分,皆可由委託人自行決定分配比例,確保資產依照委託人意願管理,而非依照法律僵化分配,更加有彈性。

另一方面,以贈與資產搭配信託約定,將已贈與的資產透過信託做好風險控管與傳承的雙重規劃;盛季瑩解釋,如將贈與的資產投資在債券、配息型基金以及特別股,便能有效降低波動,為受益人充分設想。

數位應用創新 最有溫度的智能服務

除了打造多元產品外,台新銀行布局新科技也走在市場的前面,多年來投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金融科技,盛季瑩表示,台新銀行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新一代智能理財系統,為市場唯一兼顧智能理財核心與客戶適度參與投資決策的系統,台新銀行運用演算法結合客戶風險偏好,推薦最適合的投資組合,客戶可依自身偏好選擇產品,系統也會每月檢視投資組合配置,隨市場波動立即調整,希望讓客戶在決定標的、資產配置的時候能夠以理性的科技做為參考,並搭配自身投資報酬率、資金運用等感性需求進行調整,讓投資更有效益。

台新銀行財富管理提供面對面的團隊深入訪談,到機器結合人工智慧的諮詢服務,以及推陳出新的產品能力,不斷成為業界的領導標竿。

延伸閱讀

別再做發財夢!他45歲提早退休,16年後得出6個教訓:別花太多時間理財,反容易賠掉老本

2022-08-07

領死薪水省吃儉用,很難財務自由!他45歲提早退休,18年後寫給上班族5個忠告:退休規劃把握2原則

2024-01-31

股票基金房產...40歲前投資全軍覆沒,他只花5年財富自由、45歲提早退休: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2024-05-20

他45歲提早退休、20年來不但沒破產還常出國旅行:退休理財掌握3原則,錢一輩子夠用

2024-05-16

他45歲提早退休勸「年輕人要儘早買房」,16年後改口:買不起房不要買,養不起小孩不要生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