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金(2883)週一(5/26)舉辦2025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公布第一季稅後淨利87億元、年成長6%;每股盈餘0.52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0.49元。
在淨值的部分,受到第一季受股票評價影響,凱基金整體淨值小幅減損來到2993億元,略低於2024年的數字3070億元。其他法說會重點如下:
主要子公司凱基人壽獲利表現?
觀察凱基金各子公司的狀況,在凱基人壽方面,今年第一季稅後淨利達61.8億元,較去年同期提升20%;第一季初年度保費收入(FYP)成長達7成以上,來到196.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看到4月的相關成長動能也仍有持續。
凱基人壽目前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為3.6%,較去年同期增加15個基本點,預計後續將持續以穩健的投資組合管理,維持投資收益。
至於在外界相當關心的匯率影響部分,凱基人壽由於已經採用了外匯準備金新制,因此在第一季與4月的避險成本都相對平穩,只是由於5月新台幣出現急速升值的走勢,對凱壽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台幣升值1角,對凱基人壽影響約17億元
凱基人壽壽執行副總經理暨財務長林紹華近一步分析,若單純就外匯曝險的部分來估算,台幣每升值1角影響數大概是新台幣17億元左右。
但林紹華也特別強調:「並不是每升值1角就會影響到17億,因為在外匯裡面,還有避險工具的評價利益,以及替代避險(Proxy Hedge)的部分,也會有評價利益。」簡單來說,假設台幣真升值1角,影響數會比估算的17億元來的小很多。
此外,在外匯價格準備金的部分,凱基人壽至4月底大約還有212億元,以此水位來初步估算,凱基人壽的損平點大概是在30.7到30.8之間,林紹華解釋:「所以說目前台幣的升值是會直接影響到損益。」
但他也再度強調,凱基人壽的損失並不是直接以台幣升值1角乘以17億元這樣的數字去估算,還要考量其他外匯影響數、投資收益,以及對壽險業務收益的整體影響。
匯率避險策略轉換?
對於凱基人壽的匯率避險策略,公司管理階層分析,過往因為台幣走勢相對穩定,因此之前的避險比例確實偏低,但近期因台幣的波動性加大,因此已調高了避險比例,調高到55%~60%左右。
至於未來的避險策略,考量到「無本金遠期外匯」(Non Delivery Forward)現在非常貴,在搭配成本以及走勢的考量下,後續避險策略會用所謂的傳統避險搭配替代避險(Proxy Hedge)。
凱基銀放款、財管業務雙線成長
在凱基銀行方面,今年第一季稅後獲利為1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得利於在放款以及財富管理業務上有不錯的相關成長,特別是在財管手續費收入方面,第一季有3成以上的成長。此外,凱基金也觀察發現,凱基銀行在4月跟5月份,財富管理的成長動能還在。
此外,凱基銀各項業務都有出色的表現,整體放款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8%,財管手續費收入年成長37%。
在企業客戶的部分,受到關稅的不確定影響,企業客戶在資金需求上面,短期會比較觀望,但是金控也同時看到企業客戶對於資金調度與避險服務的需求,表示將密切與客戶合作。
凱基銀行香港分行預計於今年6月開業,可望將ONE KGI策略的營運綜效拓展至海外市場,台灣也已積極申請財管2.0執照,未來將能結合集團資源,提供高資產客戶更多元的產品與服務。
投資市場表現基期高,凱基證表現承壓
在凱基證券的部分,受整體金融市場波動震盪影響,今年第一季稅後淨利為18.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6%,主要是因為去年投資相關的表現基期比較高,加上今年第一季市場波動大。不過,凱基金強調,若從凱基證券在財富管理的領域來看,不管是資產管理規模或是財富管理收入方面,都有雙位數成長。
尤其,在股東權益報酬率11.2%,仍優於同業平均水準。凱基證券近年專注深化財富管理業務,總資產管理規模年成長21%,財管業務相關營收年成長率達15%,有效發展多元化的獲利模式。
凱基金每股隱含價值為28.4元
受投資部位評價影響,中華開發資本今年第一季淨損0.17億元。截至今年第一季,中華開發資本總資產管理規模達595億元,隨著日前董事會通過啟動二檔新基金募集,預期將為資產管理規模再添新動能。
凱基人壽也於會中公布2024年底每股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凱基人壽2024年底隱含價值達4759億元,較前一年度增長11.3%,換算凱基金控每股隱含價值為28.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