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今周刊與永豐期貨主辦的「2025解碼原物料投資 · 點燃財富新契機」論壇,聚焦在通膨陰影未散、地緣政治風險急速升溫的關鍵時刻,當原物料價格劇烈震盪,成為投資人優化資產配置的核心議題。論壇匯聚財經專家李其展、永豐期貨分析師劉佳倫、街口投信基金經理人林泳光,以及資深財經主播葉芷娟,共同剖析供需變動、多元策略與操作心法,引領您把握2025下半年投資先機。
關稅風暴下的原物料震盪與全球市場前瞻趨勢
財經專家李其展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以來推行的關稅政策已對全球市場造成短期劇烈衝擊。美股在大跌後出現反彈,但市場仍存隱憂;美元信任危機尚未消弭,美元指數於100關口之下震盪;美國公債則受減稅法案與通膨預期雙重壓抑,市場拭目以待聯準會動向;大宗商品方面,OPEC+增產導致油價承壓,但中東地緣衝突導致不確定性較高,銅價與農產品也因各自的供需因素而起伏不定,對於原物料投資,他建議若還不熟悉,建議避免用槓桿,選擇原型ETF或是只有兩倍的低槓桿ETF會較為適宜。
財經專家李其展表示後續關稅政策與談判結果將會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關鍵。
展望中期,李其展認為,儘管全球關稅談判和地緣政治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在油、銅與農產品三大原物料領域,結構性機會正逐步浮現。油市方面,OPEC+雖持續增產,但因主要產油國資本支出趨緩,加上中東緊張局勢偶發,供給增長料將趨於平穩,油價有望在需求回暖與突發事件支撐下維持高檔。
銅市方面,隨著智慧電網建設、再生能源與電動車普及,全球對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持續加碼,銅供需缺口擴大,價格可望再創新高;農產品方面,黃豆與玉米在聖嬰現象帶來的氣候變動下種植面積或略有收縮,但生物燃料需求增長及全球糧食安全考量,將支撐價格從低點反彈。
當然,若關稅政策突變或重大衝突升級,仍需密切留意市場情緒波動,但抓牢這三大結構性趨勢,將是下半年投資勝出的關鍵。
多元布局期貨策略 把握原物料波動與長期價值
永豐期貨分析師劉佳倫表示,面對2025年下半年波動多元的原物料市場,投資人應將「原物料」列入核心配置選項,並對期貨交易抱持健康、審慎的心態。
他指出,原物料具備多樣選擇與全局視野,能透過即時價格反映市場情緒。例如2023年10月美股四大指數齊跌之際,原油、黃金與美元指數卻同時走揚,顯示市場反映的不是當時常見的升息議題,而是以哈衝突帶來的地緣政治問題,顯示原物料價格能夠當作市場情緒的即時觀察指標。而對於近期的金價回落原因,他表示從近期國外提出的「TACO交易」也可看出端倪,當市場越來越相信「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先前因關稅議題而從風險資產撤出躲進黃金的資金,就有逐漸撤離的誘因,對於黃金來說會是一個短線的利空壓力。
永豐期貨分析師劉佳倫認為可把握原物料的多元選擇與長期價值納入在投資配置選項中。
就各類資產近期表現而言,貴金屬黃金因央行買盤與地緣風險支撐,雖短線利多因素漸淡,但長期仍具下檔支撐力道;工業金屬銅價長期需求強勁,惟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後續需關注關稅談判對銅價的影響;農產品黃豆目前處歷史低位,若下半年如美國氣象專家預測迎來反聖嬰,相關產地極可能出現乾旱利多;原油則持續受到OPEC+政策與中東局勢衝突雙重牽動。
綜合而言,劉佳倫建議投資人可透過期貨多空靈活布局,而若長線看好或是對期貨相對陌生的投資朋友,則可透過原物料ETF參與,依照個人風險偏好進行資產配置,把握原物料「長期資產配置」與「短期價格反彈」雙重契機。
產業供需驅動 原油·黃豆·銅市展望
街口投信基金經理人林泳光表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與地緣政治風險高漲的情勢下,投資人應跳脫短線波動,從產業結構與供需基本面出發,將原物料納入核心資產配置。以原油市場為例,OPEC+增產與美國頁岩油成本下探,當油價跌破原油生產商的損益平衡點,生產商將被迫減少探勘與鑽井,供給端將浮現壓力,再加上地緣衝突加劇,會形成油價的強力支撐;因此油價雙向波動將成常態,建議透過期貨或相關ETF靈活布局,並留意每日重新平衡對槓桿型基金的影響。
街口投信基金經理人 林泳光表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等風險下,投資人應從產業結構與供需基本面出發,將原物料放進多元投資配置中。
在黃豆市場方面,林泳光指出,極端氣候事件與生產成本攀升,已使美國農民面臨種植壓力,2024年黃豆每英斗種植成本(含土租)或達11.61美元,價格走低將加劇賣壓;不過,下半年潛在的反聖嬰現象與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增長,仍有機會帶動反彈,投資人可關注美國與南美洲主要產區供應動態,並視情況透過追蹤S&P GSCI Soybeans ER指數的ETF參與市場。
談到銅市展望,林泳光強調,智慧電網、再生能源及電動車普及將驅動銅需求長期上揚,但銅礦開採成本與耗水耗能問題,以及環保抗議與禁令,短期內將構成礦商營運風險;而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在2024年已達2.05兆美元,預期2030年前電網投資年均將超過7,500億美元,銅價可望在需求推升下再創新高。對於布局策略,建議以產業ETF或期貨為主,並搭配風險控管工具,如停損單及部位控管,以掌握「能源轉型」與「工業升級」雙重題材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