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看看我 聽聽我 P.150

看看我 聽聽我 P.150

為了自己利益,買基金的時候,不要光看基金經理的名號,多問問他們有多少研究員,一年寫了多少報告,對重壓的股票了解到什麼程度。

標題是當年民歌手包美聖的歌名,曲中主詞受詞換一換,套用在寫報告的證券分析師與客戶身上也很適合。

最近香港流傳一篇嘲笑某大券商研究員的伊媚兒,該員在十月初,將中國神華煤炭的目標價由四十調高到一百零一港元,與自己前一份相隔不到三周的報告相違背。研究員看錯行情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像這樣短期內打自己嘴巴的畢竟少見,因此在與客戶的電話會議中,狠狠被修理一頓。

能參加電話會議的當然是股票基金這等機構大戶,批判他的是正是這些專業經理。照說,券商寫報告出建議,客戶自行判斷,盈虧自負是教科書說到爛的常規。基金公司同時有自己的研究團隊,似乎不會被外部的研究員牽著鼻子走,不必對一份爛報告這麼生氣。

但實務上,所謂的買方研究員,就是基金公司的團隊,通常對上市公司的掌握度不如賣方研究員,就是證券公司的研究團隊,所以在投資決策上對券商依賴很深。買方報告只能自己用,賣方卻可以提供給全市場用,享有經濟規模的優勢,因此券商的研究團隊規模都比基金公司大很多。

美國有幾家對沖基金,給券商全額交易佣金,並沒有以交易規模要求折扣,交換來的就是要確保所有報告出籠的第一時間取得。說穿了,這種基金經理就是要外部的研究員給他報明牌,然後讓其他後知後覺的基金來替他抬轎,更別提那些從媒體讀到摘要的散戶。

感覺到問題了嗎?

券商研究員也是銷售的一環,寫出的研究報告,要能幫營業員做生意,這部門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他們被稱為「賣方」。可是,如果基金管理者投資決策是靠這些賣方報告,這些報告主要目的又是替券商創造經紀業務,還對所有基金與各種大客戶發出,基金怎麼可能有超出指數的績效?

如果那家基金公司真的願意投資在這方面,比方說:研究員的數目比業務經理多,才有資格談基金績效有可能穩定超過市場平均。

為了自己利益,買基金的時候,不要光看基金經理的名號,多問問他們有多少研究員,一年寫了多少報告,對重壓的股票了解到什麼程度;看報告的時候,想想那已經被多少人讀過,股價是不是已經漲了?利多還算不算數?弄清楚這些研究員的生態,至少能少吃點虧。
延伸閱讀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