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載,聯合國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目前吸引外資最成功的國家是比利時及盧森堡,至於台灣的排名則掉到一一二名,遙遙落後香港的第二名、中國大陸的第四十七名、新加坡的第十八名及南韓的第八十七名。
事實上,在目前景氣不振之際,若投資無法持續進行,影響最大的是資本較為薄弱的中小型企業;再來就是民眾的就業率,這其中又以低收入戶最先受到波及。事實上,台灣高低收入戶的差距已逐漸擴大,光是去年一年,台灣前五分之一的高收入戶,與後五分之一的低收入戶,收入差距從五.四八倍增加到六.三九倍,這個差距在過去一年中的增加,竟是過去十三年來增加的總和,顯示貧富差距的範圍正在急速地惡化。
台灣的投資不佳,與全世界不景氣當然都有關係,但是,在全球一四○多個國家中,台灣投資環境被列為一一二名,這仍然是一件很令人洩氣的事。像日前我從新聞上看到,聯電與超微預計在新加坡設立十二吋廠,其原因竟然是因為超微不願意到台灣來投資。我們應該好好檢討,為什麼外國人寧願到大陸的上海,或是香港、新加坡等地投資,而不願意到台灣來。
記得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經做過一場演講,談到台灣面臨「成長的極限」,張忠謀所談到的因素,其實與投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很多社會上的限制,是很難讓台灣跳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的。
像最近發生通用拼音及漢語拼音的爭議,最後變成一個政治議題,這點讓我覺得非常無奈。仔細想想,中文拼音到底是為了誰而設?當然是為了外國人,讓外國人來台灣可以看得懂,可是,現在各地方的拼音就不統一,倒楣的還是來台灣居住的外國人。從很多公共設施都可以看出來,台灣其實對外國人是很不尊重的。
最近有一位客戶來台積電做認證,他是這家公司的副總裁,當他下飛機搭計程車到飯店後,就打電話跟我說,台積電不太可能被他們認證,因為他一路觀察,不管是他搭的計程車,或是其他的車輛,在高速公路上一會兒從右邊超車,一會兒又從左邊超車,不僅讓他嚇出一身冷汗,他也完全看不出台灣的駕駛們在高速公路上遵守什麼交通規則。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定的規則,他們很難想像這裡的企業及員工能有一定的紀律。
結果,這家公司在台積電做了幾天的查驗後,最後還是決定把產品下單給台積電。這位美國朋友特別跟我說:「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很驚訝,為什麼台積電會和外面的社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早期我在電子所服務時,有一次一位英國的專家來電子所做企業安全認證,在新竹待了幾天後,最後他認為電子所的環境、制度、訓練等因素都沒有問題,可是,他也特別跟我提到,「我很難理解,為什麼工研院的圍牆外與圍牆內,好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
這兩個不同的例子,一個是美國人,一個是英國人,但他們的觀察都很類似。在台灣優良的企業或單位,要成為一個國際級的機構,必須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但是,如果台灣未來要創造出更多國際級的企業,一定要讓社會也跟著全面提升,包括基礎建設及架構都要完善,否則,台灣要再進一步提升,會遇到很多困難。
現在政府不斷提出拚經濟的口號,可是,重要的不是口號,而是一旦碰到問題時,就要提出解決的辦法,否則我們永遠只會不斷地遇到問題,但卻又讓問題重複發生。最近發生的幾個未上市地雷股如華象、鉅晶等,乃是冰山一角。
我回台灣多年,一直不理解未上市股票為什麼可以如此無限制地買賣?在美國,其實也有很多未上市的公司,但因為這些未上市公司財務通常都不透明,因此美國限制這些未上市公司可以發行股票,但不可公開交易,如果原有股東不想持有這些股票,可以先賣回給公司,再由公司尋找願意接手的人來買。
這種交易方式,由於都要透過公司來進行,可以防止未上市股票滿天飛的情況,目前台灣未上市的交易就有如老鼠會,如果遇到沒有良心的經營者,誰最後接手誰就倒楣。現在國外有那麼好的參考制度,我們的確可以多學習。
另外,我覺得台灣在很多法令上面,都以很嚴厲的方式來規定,可是當法令變得太嚴酷時,其實根本很難執行,也就發生了所謂立法嚴、執法寬,常常發生主管單位在執行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形。像台灣規定遇紅燈不可以右轉,但有多少人遵守這項規則?大家在小地方可以不守法,執法的人員亦默許,整個社會就很難培養守法的觀念。還有像早期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人會有刑責,可能會坐牢,但事實上這些法令訂得再嚴,也不見得就能解決問題。
最近,政府積極推動「兩兆雙星」的計畫,並且邀請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業者參與座談,大部分人談到的都是人才、資金及投資環境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已是老生常談了,各種座談會都會重新提一次,現在政府應該拿出魄力解決,否則問題還會一直存在。
事實上,我認為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兩個產業,即使解決了人才及投資的問題,但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產業面臨了景氣低潮及產能過剩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是目前台灣要達到兩個一兆產值的產業時,會面臨最直接的挑戰。
很多人說,投資會導致產能供過於求,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是很正確。我認為,投資對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只有投資才能讓企業持續進步及成長。可是,半導體產能過剩也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整個產業的利用率已掉到七成左右,全球的半導體公司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不過,產能過剩還是與投資有些不同,因為投資並不一定要投入到產能的增加,而是可以投入到技術的提升、生產力的增加、資訊科技( IT )的強化等,這些都是持續進行改善及投資,對於公司整體的效率及競爭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從一九九五年來,半導體業就一直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像晶圓代工產業,前兩大廠台積電、聯電這兩年其實產能增加比率並沒有那麼大,反而是一些小型廠商大量蓋廠, 像中芯、宏力、和艦、馬來西亞的 1st Silicon、Siltera、南韓的東部等,兩年來就增加了七個八吋廠,而且這些廠的投資都集中在○.二五及○.三五微米等低階技術,造成低階產品劇烈波動,也種下了惡性競爭的局面,未來只有具有高階技術的公司才會有利潤,也才能繼續存活。
至於像液晶顯示器產業,過去幾年產能也有供過於求的現象,大家花太多錢去蓋廠,不只台灣如此,南韓也在做類似的事,目前台灣與南韓已各占市場的三七%,未來台灣五家公司都要蓋五代廠,而且預計募集近五十億美元的資金,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一旦產能過度膨脹過了頭,又將是一場很大的災難。
過去兩年,台積電、聯電合併了一些小廠, 產業已進入整合( consolidation)的階段,未來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及液晶顯示器產業,也都會有類似的走向,可能也只有如此才能讓產業的競爭變得更為良性。
(胡正大為台積電副總經理,電子信箱為 ghu@tsmc.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