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股票下跌,日本人很緊張,引爆者是「外國投資家」,外國投資家拋售經濟白癡的福田首相,因此拋售日本本身,這也是因為日本政府以及社會本身的「鎖國傾向」,市場並未真的開放,反而很容易讓少數外國投資家動向來影響日本經濟,最妙的是連日本經濟決策者也都喪失自信,像經濟財長大田還公然表示「很可惜日本已經稱不上是經濟一流國家,GDP在OECD加盟國家中已退到第十八位了!」傾訴日本經濟的凋敝,但大田的說法未免太幼稚,馬上引起抨擊與討論,到底怎樣才算一流經濟國?這其實跟什麼樣的男人算是一流好男人一樣難定義!
只從數字來看,日本少子化嚴重,人口減少,如果無法提升社會全盤效率而要維持現在這麼高的生活水準的話,想必很困難,而在不久的將來,日本的確不算經濟一流國家。
但是也有看法認為「經濟一流國家」本身毫無意義,戰後日本經濟曾發展到GDP為世界第二位,但這樣如果算是一流,那也是日本人自我意識衍生出來的名詞而已,日本在一百年前也曾經有過「一等國家」的名詞,日本在一九○四年日俄戰爭打敗俄國時,日本人覺得自己也成為一等國家,現在就覺得「一等國家」很幼稚,其實是反映幕府末期日本對歐美列強的自卑感名詞。
「經濟一流國家」其實就是戰後的「一等國」版本而已,日本人還是覺得自己能配稱「一等」、「一流」很重要,像是日本戰後能生產世界知名、卓越的電機、汽車等產品,便會自傲,自認一流,歐美國家則不像日本,不時要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一流。事實上,日本即使有強勢產品出口歐美,那樣也不保證日本國贏了。
日本經濟是需要很多改革,但不能經過一百多年還以GDP或是贏了其他國家來當基準的;就像好男人是有魅力、有獨特價值觀又對等看待女人的,無法單純地跟收入排行居前或職業令人稱羨的優勢男人畫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