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口袋的深度

口袋的深度

2014-05-22 13:05

中國企業倒閉頻傳,反映出口袋深度不夠的窘境;相對於中資銀行,股價均低於帳面價值,風險意識又高,有賺超額利潤的機會。

最近陸續傳出中國企業倒閉的案例報導,虧損都是高達上百億人民幣的金額。當歐美各國紛紛走出金融海嘯陰影的時候,中國卻陷入危機,風水輪流轉的速度還真快。

二○○九年,大家都很恐慌的時候,中國推出一個四兆人民幣的緊急計畫,成為當時解救人類的明燈。接著幾年,美國、歐洲、日本的國家債務都讓人提心弔膽,中國還很高調地要求這些國家要有財政紀律,不要亂搞,造成世界動亂。曾幾何時,現在可能讓全球動盪的金融風暴核心,卻是潛藏在中國。

當年鄧小平講的,任何小的數字,乘上十億人口,都是個大數字。舉例來講,除了台電、台泥和幾家有汽電共生工廠的公司之外,台灣大概沒幾個人關心煤的價格或這個產業。

中國一年用超過三十幾億噸的煤,澳洲的報價是一噸七十六美元,粗略計算,這是一個兩千多億美元的產業,產值是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一半。○七年資源價格狂漲的時候,行情是現在的一倍多,中國單單這個黑乎乎的煤,就勝過台灣的規模。這樣一個經濟體,稍微波動一下,都是很龐大的數字。

算起來,中國的錢真的很多,銀行存款餘額,在一三年七月超過一百兆人民幣,這數字不管用哪個標準、放到哪個國家,都是可怕的財富。可是,鄧小平當時那句話還有另一半,就是任何數字,除以十億,也都變很小。這個「百兆」,除以十三億人口,就只剩七萬多人民幣。嗯,看起來是不太夠用。

與台灣的錢比一比,有一個簡單講法,中國的錢多,但是口袋不夠深。錢多,就是像煤炭這樣的很多,總量很大,隨便占點百分比,都是大數字。可是換成平均數,卻又不夠多,加上累積的時間不夠長,就是口袋深度不夠。打順風球還可以,碰到景氣衰退,甚至只是成長的速度減緩,就會出問題。因此,就出現開篇說的,此起彼落的企業破產消息。


陸銀風險意識高 逃過大型陸企地雷


因為有這樣的憂慮,所以中國的銀行股估值普遍下調,在香港掛牌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股價全都低於帳面價值。就在不遙遠的兩、三年前,中國的銀行股市帳率(即股價淨值比)都在三倍以上。這些年,年年獲利,年年配息,淨值也年年提高,就是股價年年破底,傷透股東的心。

固然中國的形勢很險峻,但對銀行的打擊應該沒有外資估計的那麼凶險。比方說,前五月初爆出來的香港上市公司旭光高新,向銀行聯貸的八千五百萬美元可能會出問題。這家是中國的公司,可是踩到地雷的銀行,居然都是台灣與名聲顯赫的外資投行,受災戶名單中沒有中國的商業銀行。顯然,中國業者並不是沒有風險意識。

企業的口袋深度不夠,所以現在風聲鶴唳,風險係數被提高;可是銀行的錢很多,股價又已經反映了風險,這就有賺超額利潤的機會。如果沒有直接買中資銀行股的管道,或許可以考慮中國股市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延伸閱讀

長榮機師可能罷工,現在買旅遊不便險還能賠嗎?這6家產壽險開出「關鍵時間點」:買了就賠

2024-01-23

父母逐年贈與子女488萬幫買房,還申請「贈與免稅證明書」...為何最後被扣贈與稅?漏了1個關鍵動作

2024-03-07

「現金貶值」很有感,民眾加速買房去…永慶總座:升息半碼影響不大利率還是低,今年交易逾30萬棟可期

2024-03-28

如何避免買到凶宅?凶宅打卡4年社會記者經驗談:買房的6個趨吉避凶之道

2024-03-25

買房基金遙不可及?專家:「買ETF、還房貸、斜槓變現」三管齊發攢錢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