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消費券經濟學 還能讓政府玩幾次?

消費券經濟學 還能讓政府玩幾次?
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左三)與國 發會主委杜紫軍(左二)再次祭出「消費券經濟」,能否成為消費誘因,靜待市場反應。

楊卓翰

焦點新聞

攝影/林育緯

985期

2015-11-05 18:29

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第三季GDP成長率,竟只有負一.一%,創下六年來新低。政府急急拋出短期提振經濟方案,卻是走回消費券模式的老路。反觀韓國拋棄台灣式的「消費券經濟學」,改善長期經濟結構,反而走得更穩。

這是最壞的年代,沒有下一句。十月三十日,行政院的記者室,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與財經官員坐成一排,為一落千丈的台灣經濟提出短期解方:政府投入新台幣四十億元,補助民眾買節能家電、國內旅遊、手機2G換4G,整套方案名為「消費提振措施」。

 

「我們希望,這個刺激消費的方案,政府投入一塊錢⋯⋯」毛治國低頭看一下講稿,像是再次確認接下來講的話沒錯:「能帶動消費,發揮兩倍、三倍的經濟效果。」行政院預估,政府投入四十億元情況下,可以創造GDP(國內生產毛額)增加一五四億元的效果,約為台灣一年GDP的○.一%。

 

補貼畫錯重點 提升可支配所得才關鍵

 

但是這項計畫的效益仍然引起各界質疑,原因在於「用補貼釣出民眾荷包更多錢」的作法,其原理與二○○九年的「消費券」類似;當年,政府舉債八三○億元發行消費券,但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團隊當時的評估,只提振了三三○億元的效益。

 

雖然政府一再保證,這次措施的消費乘數較高,因為當年消費券基本上並無使用範圍的限制,造成不少民眾「用於日常開支」,無法刺激新增消費,而這一回則是針對特定領域提供補貼,國發會主委杜紫軍舉例,「補貼兩千元讓民眾花費兩萬元購買節能冰箱,乘數效果就是十倍。」

 

但是,不到九折的節能冰箱能夠吸引多少買氣?原本只把手機當成通話工具的2G族群,會花大錢換新手機並且每月繳交更多網路費嗎?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就表示,這套刺激方案的根本問題是「規模太小」,在當前經濟情勢極度低迷下,恐怕無法成為消費誘因。

 

梁國源指出,就經濟學原理而論,刺激消費必須要讓民眾感覺「可支配所得提升」,但透過小範圍、小規模的補貼無法達到這種效果,「何況,民眾還要自己向政府申請才能拿到補助,買單的意願會更低。」

 

而另一經濟學者則指出了更長遠的問題,「我們的政府好像只懂這套『消費券經濟學』,而不思考更重要的結構調整。」他以二○○九年的韓國政府作法為例。

 

短期提振消費 不如專注長期結構改善

 

當年,韓國也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該國政府對台灣的消費券方案一度甚感興趣,但在研究之後,決定不採用台灣「消費券經濟」,改在當年九月以更長期的思惟推出「擴大內需基礎方案」來提振內需。

 

國發會的研究指出:「韓國透過法規鬆綁、興利除弊及活絡內需的作法,試圖紓緩出口、投資衰退對經濟的衝擊,並對增加民間消費、促進民間投資、吸引外國觀光客、改善國際收支、提升服務業競爭力、擴大服務業商機、增加就業機會,值得我國參考。」

 

同樣陷入金融風暴的衰退,韓國不以「立竿見影」為目標,而專注改善長期經濟結構,結果是什麼?當台灣公布今年第三季GDP衰退一.一%、陷入六年來最嚴重的單季經濟衰退時,韓國今年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二.六%;而與前一季相比,也成長一.二%,創下五年來新高。

 

回頭看○九年,對韓國的確是最壞的年代,但也是最好的年代。政府拋出「有話題」的短期解方之餘,民眾應追問的是:我們的長期解方是什麼?現在,還看不到。

延伸閱讀

0050一年漲36%,定期定額該繼續扣款,還是停利賺更多?不想後悔沒在高點出場...達人教你存股3技巧

2024-05-28

景氣燈號亮黃紅燈,我該在這時候賣0050嗎?藍燈進、紅燈出...達人點出「景氣燈號投資法」最大盲點

2024-05-28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台積電股價夠高了?要股票分割?劉德音:還沒這麼高得再努力…給世界一句話「買台積電股票」

2024-06-04

想提早退休,每月1萬元存股0050 vs 銀行定存,30年後各有多少?「整整差了1棟房」定期定額ETF的3個理由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