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當寫報告也可能被引渡……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恐不保

當寫報告也可能被引渡……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恐不保

黃煒軒

國際總經

蕭芃凱攝影

1174期

2019-06-19 10:02

「低稅率、高度自治的行政、健全且獨立的法制,對商業高度友善的環境……。」這一連串的形容詞,如果拿去問一位台灣金融業者,請他猜一座亞洲城市,你覺得他會給出什麼答案?

香港,或許是多數人的直覺回應。

 

身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香港,儘管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以來,其GDP占比年年下降,經濟實力不若以往,但作為中國經濟門戶與全球資金集散地,對中國乃至全球資本市場,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例如,去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額的來源地中,香港排名第一,占七一%,此外,香港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幣支付交易量高達七九%。然而,如果《逃犯條例》上路,這座城市數十年積累下來的國際聲譽與地位,有可能因此毀於一旦。

 

五月二十九日,三名香港資深法官罕見接受媒體訪問,表達對《逃犯條例》的高度憂慮。應保持中立的法官主動表態,是香港法界過去鮮有的現象,關鍵就在,作為香港制度核心優勢的「司法獨立性」,恐因此次條例修訂被嚴重削弱。

 

隔日,香港美國商會也發表八點聲明,第一點就引述資深法官的憂慮,要香港政府澄清說明,如何確保香港法治不受影響。

 

根據香港投資推廣署及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國際企業之所以選擇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與「廉潔政府」和「政治穩定及安全性」並列前三大考量重點的,正是「法治及司法獨立」。「修例忽視了信任的重要,對中國(的司法體系)來說,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信任。」其中一名資深法官強調。

 

衝擊一!  私募基金醞釀出走

港股加速A股化

 

於是,就在擔憂香港的司法獨立性恐不保之下,被引渡的恐懼,開始在外資、特別是在金融圈中蔓延開來,其中尤以資產管理業者與券商的擔憂為甚。

 

在擔憂《逃犯條例》恐衝擊香港法治下,
許多金融業者已開始將資金轉移到新加坡。(圖片攝影/吳東岳)

延伸閱讀

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決定在安養院走最後一程!93歲醫師的人生智慧:沒留什麼財產才是為孩子好

2022-10-19

就是不買保險!她20年定存百萬多當醫療費...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家人罹癌100萬不夠燒

2021-12-09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

母親罹癌,大兒子不捨賣掉母嫁妝苦墊醫療費,打官司告二弟討扶養費卻敗訴「難道誰孝順誰倒楣?」

2023-04-23

房貸、車貸、尿布錢加上母親罹癌的醫療費...40歲工程師年薪百萬卻患上儲物症「我擔心錢不夠用」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