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外媒諷武漢肺炎病毒「中國製造」、替習近平戴口罩 稱疫情肆虐恐阻礙中國夢

外媒諷武漢肺炎病毒「中國製造」、替習近平戴口罩 稱疫情肆虐恐阻礙中國夢
《時代》雜誌的封面設計,替習近平戴上口罩。

林信男

國際總經

TIME官方推特

2020-02-07 15:38

「20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近期多家外媒,紛紛大篇幅報導相關資訊,其封面設計,也隱含了帶有諷刺意味的巧思,例如,德國《明鏡》周刊,封面便以英文寫道,冠狀病毒「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時代》雜誌封面,甚至替習近平戴上口罩,還做成動畫版本放上推特。

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延燒,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資料顯示,截至2月6日24時,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已增至3萬1161例,累計死亡病例達636例;除中國外,包括台灣、日本、南韓、俄羅斯、美國、歐洲,都出現確診病例,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明鏡》:冠狀病毒「中國製造」

 

《明鏡》周刊在2月1日出刊的雜誌封面上,以「新型冠狀病毒─中國製造─當全球化成為致命威脅」,作為主題,還特別將「Made in China」字樣放大,用黃色標示。

 

《明鏡》報導指出,武漢肺炎已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中國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若疫情持續惡化,恐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危機,在中國設廠生產電子零組件、機械、汽車零件、紡織品的廠商,可能得做好生產線停擺數周的準備。

 

《時代》:冠狀病毒恐阻礙習近平的中國夢

 

《時代》雜誌於官方推特上,發表了最新一期封面,並以動畫模式顯現,封面主視覺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替他「戴上白色口罩」,口罩上由上而下依序寫道,「中國的考驗」、「預防下一波爆發」,以及「經濟威脅」等3則專題報導標題和作者姓名。

 

《時代》雜誌報導稱,習近平上任後,誓言實現復興偉大民族的「中國夢」,盼使中國重返「世界中心」;然而,習近平集權化的專制行徑,卻使中國社會變得更加脆弱。

 

習近平塑造的「上對下控制」模式,讓中國政府成了「未經高層許可,沒人會行動」的組織,這種僵化體制,使中國官方在武漢肺炎爆發時,未能在第一時間,執行防疫措施,失去了民眾的信任,甚至可能阻礙習近平的「中國夢」。

 

《經濟學人》:武漢肺炎情況會多糟?

 

2月1日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上是顆戴了「五星旗口罩」的地球,斗大標題寫道,「情況會多糟?(How bad will it get ?)」諷刺意味濃厚。

 

該期《經濟學人》以「武漢病毒會不會成為流行病?」為題,探討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文章指出,新型傳染病引發高度警戒的原因有2,一是傳染速度呈指數性成長,各界揣測不斷;另一則是高度不確定性,在缺乏數據、新聞資訊相互矛盾的情況下,科學家們無法排除最壞情況,而武漢肺炎正好具備前述2項特徵。

 

《新聞周刊》:冠狀病毒爆發是警訊

 

即將出刊的《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封面,也是以武漢肺炎為主題,標題寫道,「本次疫情爆發是個警訊」,並稱「冠狀病毒反映出我們有多脆弱」。

 

《新聞周刊》報導稱,有時,人們並未意識到,潛在的新威脅,主因在於,有關當局在事發初期,選擇保持沉默,避免引起恐慌;然而,當事件突然爆發,警報大作,各界高度關注時,全球也隨之深陷危機。

 

報導認為,本次疫情爆發是個警訊,提醒人們,「我們是如此容易,受到新型傳染病的威脅」,這些病毒可能源自氣候變遷、人口流動、農耕方式的改變,或許,「源自世界上某個偏遠地區的疾病,明天就會出現在你家後院。」

 

《日經亞洲周刊》:武漢封城重創中國製造2025核心區

 

最新一期《日經亞洲周刊》,雖未以武漢肺炎疫情,作為封面故事,但仍將相關報導,列入4大主要議題中。

 

《日經亞洲周刊》以「武漢封城重創中國製造2025核心區」為題,分析武漢肺炎疫情,對中國產業的影響;就半導體和汽車產業而言,武漢可謂中國製造2025核心重鎮,如今,武漢肺炎疫情,已使當地的製造業活動明顯下降。

 

文章引述半導體產業人士看法,稱因武漢封城,勞工無法回到工作崗位上,客戶也沒辦法對產品進行品管,難以執行大規模生產;汽車製造商從業人員則表示,就算工廠復工,也難恢復正常生產,因為所需零組件,分散在不同省市。

延伸閱讀

2周合成純度97%武漢肺炎用藥 中研院7人團隊如何克服「2大關卡」展現台灣速度?

2020-02-24

WHO秘書長「這段話」 示警中國境外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恐多過預期

2020-02-12

武漢肺炎》iPhone首季出貨遭下修10% 電子業最擔心「這零件」供應受阻

2020-02-10

武漢肺炎經濟衝擊比SARS更嚴重!台股能重返「萬二」?劉泰英這樣說

2020-02-04

陸批美「太不厚道、散播恐慌」 武漢肺炎燒出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的2大風險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