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飛彈、軍艦、戰機…..台海氣氛緊張,中美之間的博弈如何化解?這兩本書給出最佳答案

飛彈、軍艦、戰機…..台海氣氛緊張,中美之間的博弈如何化解?這兩本書給出最佳答案

2022-08-08 08:58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場商戰,一方認為會和談,一方認為會繼續打,認為會和談的人覺得有錢人不打架,一般都是假打。有錢人不打架,因為風險太大,但是最後事實發展是雙方都沒收住手,無下限打到最後。最後結果是,一家慘敗,一家慘勝,兩敗俱傷。

 

最後反思時覺得何必呢?在當下,大家都採取的不是最優做法,但是都礙於面子繼續打下去。許多時候,我們就是想讓對手付出代價,不惜自己也付出代價,哪怕導向惡性循環。

 

現在中美之間的問題,也是博弈論領域的問題——囚徒困境

 

在有些情況下,即使合作能讓兩個人在總體上獲得最大利益,但如果從自私的角度考慮,我們還是不會合作,而是會選擇背叛對方。背叛對個人來說是最佳選擇,但如果雙方都選擇了背叛,總體上的利益就會變小。

 

造成囚徒困境的原因是彼此之間沒有溝通或不能溝通,只能按自己的利益出發來考慮,進而造成最後的決策不是最優解決方案。所以中美之間如果不能持續各方面溝通,是會出大問題。

 

什麼方法可以促進彼此合作,形成對大家都有利的局面?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超級合作者》(SuperCooperators),作者馬丁•諾瓦克(Martin Nowak),哈佛大學生物學和數學教授,是當代最重要的生物學家之一。把合作產生的各種可能梳理得極為透徹,贏家以「寬宏以牙還牙」策略給我帶來啟發。

 

諾瓦克做了多輪實驗,結果發現,報復確實有助於維持合作,但因其成本高昂,使得總收益並不高;相反,遊戲的贏家們是那些「寬宏以牙還牙」策略,這個策略比簡單的「以牙還牙」更為成功。這就是因為,採用這種策略的人更寬容、更容易與對方達成合作,而合作給雙方帶來的好處遠比背叛高得多。

 

為何「寬宏以牙還牙」能夠達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寬宏以牙還牙」比「以牙還牙」要更大度一點,是說你幫我一次,我下次一定幫你。但如果你背叛我一次的話,我下次就不一定跟你合作,看概率看心情了。

 

另外一本書《合作的進化》,這是一本博弈論領域的必讀經典,也是有同樣的結論,作者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Robert Axelrod)設計了博弈遊戲,有各種博弈策略,做了多次重複博弈。

 

其中,冠軍策略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報還一報」策略,它的行動原則非常簡單,也就是:第一步選擇合作,從第二步開始,重複對手上一步的動作。對手合作,我也合作;對手背叛,我也背叛。

 

這一策略看上去簡單粗暴,沒有什麼心機可言,其實非常高明。首先,它是善良的,它一開始就選擇合作,而且絕不會先背叛對方;其次,它是不好欺負的,如果對手背叛,它會馬上用背叛來反擊,這就讓對手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它是寬容的,如果對手恢復合作,那麼它也恢復合作,既往不咎;第四,它的行為模式是清晰的,簡單明瞭,別人一看就懂,知道從它身上占不到便宜,只能選擇合作。

 

這個策略有四大優點,也就是善良、不被欺負、寬容和清晰,正是「一報還一報」策略能夠連續奪冠的根本原因。希望在這次中美博弈下,雙方政府能夠找出求同存異的方向,避免囚徒困境。

 

現實生活關於博弈論的問題:公地悲劇

 

什麼是公地悲劇?比如全球變暖這個氣候問題,就很容易淪為公地悲劇。如果我們繼續肆無忌憚地排放溫室氣體,那地球暖化速度加快。但是,所有人都想讓別人少排,自己多排,占別人的便宜,這就是現在中美及歐洲關於氣候問題的博弈問題。

 

公地悲劇有解決的辦法嗎?有,那就是通過資訊公開的方式,利用名聲的力量,來促進人們達成合作,保護公共資源。

 

書上提到了,我們可以通過公開每家每戶的用電量等數據,來提醒人們節約資源,降低碳排量,保護環境,這種方法還真有人試過。2016年的時候,經歷了一場極端乾旱天氣,每個人都知道要節約用水,但是效果有限。

 

之後,當地報紙發現,有30戶人家的用水量非常大,於是就把這30戶的大概位置公佈了出來。只要用水大戶意識到,別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浪費資源,那麼為了顧及自己的名聲,他們肯定會降低自己的用水量。

 

利用名聲的力量,來倒逼大家守規矩,是解決公地悲劇的好辦法。那是不是說,我們要去大力懲罰那些名聲不好的人呢?未必,因為通過研究發現,獎勵比懲罰更有利於合作。

延伸閱讀

中共軍演沒完沒了?中國解放軍宣布:「繼續」在台灣周邊實戰化聯合演訓

2022-08-07

中國軍方高層「突然失蹤」、不回美方多次去電!美官員批:中方的沉默既短視又魯莽

2022-08-06

首度表態!中國跳腳軍演威脅兩岸和平 南韓外長:不容許武力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2022-08-06

共軍「中華神盾」長春號越海峽中線⋯海軍成功艦緊逼驅離!國防部回應了

2022-08-06

「如果我是台灣人,國防預算會想拉到GDP的10%!」 前美軍高官:台灣面對生存威脅 準備程度竟低到不行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