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中國GDP能保2就偷笑?中國最準分析師、中共國師一致悲觀:經濟下墜速度恐快於多數人想像

中國GDP能保2就偷笑?中國最準分析師、中共國師一致悲觀:經濟下墜速度恐快於多數人想像

今周刊編輯團隊

國際總經

GettyImages

2022-10-05 09:41

「新的成長點,投資方向都不明確⋯⋯。」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的語氣中,透露著無奈,「我想,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成長率,能達到平均『每年2%』左右,就已經是很樂觀的預期了。」

 

他,是現任中國知名避險基金思睿集團(GROW Investment Group, GROW)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全球資本市場,洪灝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稱號:中國最準的分析師。

 

今年3月底,洪灝發表《警惕資本外逃》報告。時任香港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的洪灝,直白點名已徘徊3200點月餘的上證指數,即將跌破3千點心理關卡。4月下旬,他的預言應驗。4月底,他的微博帳號被封。5月初,洪灝對外宣告離開待了10年的交銀國際。

 

在「被離職」後4個月,洪灝加入思睿集團,並再度對中國經濟進行預測。這一次,他的預測更為大膽。

 

首先,預測跨度長達10年;其次,展望高度悲觀。相較不少外資法人預估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未來幾年仍有4%以上的成長,洪灝卻篤定表示,未來10年,中國經濟已注定擺脫不了「極低速成長」的命運。

 

究竟,中國經濟何以缺乏令人樂觀的元素?一切,不妨從一場即將於北京舉辦的會議談起。10月16日,中國即將舉辦暌違5年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今年是第20次舉辦,故坊間俗稱「二十大」。

 

早在改革開放的近半世紀前就曾訪問中國,高度熟稔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史的「中共國師」、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東亞所所長賽奇(Anthony Saich),如何看待二十大後的中國展望?

 

談及二十大後的中美關係,賽奇表示,中美各方面脫鉤一定會持續,但只會是「有限度」的脫鉤。「金融脫鉤很困難⋯⋯,對當前的中國來說,無論在資金流動性、市場深度以及商品多元化程度,都找不到其他市場能夠替代美國。」另一方面,賽奇認為,隨著中美兩國全面競爭的格局確立,預料二十大後,北京將持續在國際上與美國爭奪話語權。

 

賽奇強調,中國對外擴張的野心能走多遠,很大程度將受其未來數年經濟發展的軌跡而定,但他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回不去了。」呼應洪灝對中國經濟的悲觀定調,賽奇認為,失去基礎建設投資動能支撐的中國經濟,下墜速度恐將快於多數人的想像,「中國未來的GDP年成長,大概就是2~3%左右。」

 

值得留意的是,賽奇的「中國低成長」預測有個前提,那就是未來幾年中國在經濟結構上的「重大改革」,無法取得實質有效的突破。

 

另一方面,或許是提前嗅聞到了中國未來數年恐將陷入經濟困局,台商對外投資額的最新趨勢,也如實反映了中國於亞洲的「退位」。根據中華徵信所9月中發布的報告,今年上半年,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金額達20.65億美元,首度超越對中國的投資額(不到18億美元)。

 

當中國於亞洲退位,一幅「平庸新中國」的圖景,就此慢慢浮現。對包含台灣等不少經濟高度仰賴中國的亞洲經濟體來說,這顯然不算是太好的消息。但看在賽奇眼中,一個「平庸的新中國」,至少給了台灣在國防安全上相當程度的緩衝空間。

 

儘管習近平始終認為「時間站在北京這一邊」,不過賽奇指出,考量目前東亞的權力平衡,以及中國經濟可能的走向,「我認為在可預期的將來,中國要以任何方式強迫台灣統一,都是不可能的!」賽奇篤定地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

延伸閱讀

嘉義不只有雞肉飯、阿里山日出... 翻轉舊監獄、荒廢地,這群人找到留下來的理由

2024-03-14

黑鮪魚大豐收卻宣布「明起禁捕」 漁民怒「船都出海了!」為何急頒禁捕令?超額捕撈後果多嚴重?

2024-06-11

麥當勞神秘卡片讓你免費吃!除巴菲特、比爾蓋茲點餐靠這張..全台灣只有曾「被笑出糗」的他拿到

2024-06-08

知名冰淇淋突宣布「全商品降價」 別人喊漲它反降!價格降幅最多15%!網友超嗨:真的太有良心了

2024-06-08

徐巧芯遭大姑老公爆收回饋3不法!本人喊話檢調「儘管查」:有懷疑就要快辦...檢方火速回應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