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為何中國防疫政策從嚴格清零一夕轉向全面開放?「不得不開放」的背後原因,專家直指「沒錢了」

為何中國防疫政策從嚴格清零一夕轉向全面開放?「不得不開放」的背後原因,專家直指「沒錢了」

黃健誠

國際總經

翻攝Youtube頻道《老謝看世界》

2023-01-02 15:25

中國近期「無序解封」,一夕間從世界上最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轉向全面開放,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日前在財信集團董事長謝金河的節目《老謝看世界》中提到,中國過去享有全球化及人口等紅利,但是,過去幾年,對於經濟打擊最大的就是防疫政策,而中國防疫政策迅速轉向,這代表中國有「不得不開放」的壓力存在。

中國歷經全世界最嚴苛的防疫政策,目前看來是一項失敗政策,陳松興指出,過去三年,中國的經濟停滯,連房地產都跌掉二至四成,且在冬季春節過年前無序解封,恐怕導致醫療體系崩潰,而有媒體統計,若中國推遲至2024年上半年解封,預測中國GDP再降低1%,因此,中國從過去的強力清零政策,到一夕之間鬆綁,代表中國經濟已迫在眉睫。

 

陳松興說,中國過去三年用債務支撐經濟體,導致泡沫不斷擴大,可能會產生系統性危機,且地方政府的財政無力繼續執行嚴格的防疫政策,因此清零政策退場的另一主因,恐怕也與地方政府沒錢有關係。

 

過去,中國的三駕馬車為出口、投資、消費,可說是撐起中國經濟的三隻腳,陳松興指出,但是未來中國的經濟前景很難樂觀,因為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下滑,像是佔了GDP三成的房地產及相關行業,一個接一個發生危機,甚至接近倒閉邊緣,這也讓老百姓財產縮水進而影響消費,另外,中國預算赤字在去年前三季已達一兆美元,這也代表中國「打腫臉充胖子」,產業出口及內需消費都不行。

 

陳松興表示,過去中國高速成長的紅利,現在沒有了,日前公布的金融支持16條,雖然明確表示政府不讓房地產到閉的態度,但在未來,銀行可能會因此讓放款能力受限、動能變低,且在所有資產都縮水的狀況下,中國可能進入通貨緊縮的情況,因此未來挑戰相當大。

 

《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也指出,中國最後可能走的是「零利率」的路線,讓國內較多的公司可以得已存活下去,但那些企業最後可能會變成殭屍企業,未來三年、五年內,一定看得到中國經濟殭屍化。

 

乾隆來也指出,從長線觀察,中國經濟前景悲觀,但在今年3月開兩會之前,並不會發生大事,而今年的「年關」,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將是生死關卡,現在中國政府花了兩兆人民幣貸款去救,雖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問題,但中長期來看,中國與其他國家銀行同業的往來可能就會出現被抽銀根等危機。

 

另外,乾隆來也建議,在中國經濟情勢前景不明的狀況下,台商所有新的投資最好都要在外面,並將在中國的規模慢慢縮小,而台商今年面臨就是去庫存,中國庫存非常大,可能都需要12到18個月才能消化庫存。

延伸閱讀

出清20張00878!年領200萬股息、上班族從白手到財富自由:4個理由,我不存股高股息ETF

2023-09-06

2023金博會》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參訪金融理財區,見證台灣金融活力與實力

2023-11-24

2023金博會》台灣基本面比大家想像更好!謝金河:明年總統大選結果,將成台股後市最關鍵答案

2023-11-24

2023金博會》逾400個展攤同場!賴清德讚「含金量最高博覽會」:金融業也是台灣護國神山

2023-11-24

2023金博會》留意全球三大風險!李柏鋒曝「2024年ETF聰明投資術」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