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老共會不會打台灣?中美會不會真衝突?當「巡視組」踏進銀行進行審查,已經是開戰狀態了!

老共會不會打台灣?中美會不會真衝突?當「巡視組」踏進銀行進行審查,已經是開戰狀態了!

黑傑克

國際總經

shutterstock

2023-05-17 09:32

到了國有大銀行的省分行客戶那裡,對方滿懷歉意的解釋,為什麼今天只能窩在一個好似儲藏室的房間會面,因為總行「巡視組」來視察,整層的會議室全被佔滿了。

 

我們也會有股東審計、外部稽核全面檢查,沒事,理解的。

 

不是的,我們這個「巡視組」跟會計師審計、股東內稽內控不一樣的,是政治任務,政治審查。

 

什麼是銀行的政治任務?

 

要看我們有沒有正確履行戰略目標,例如,系統全面國產替代更換為國內的應用系統(棄用微軟)、共同富裕目標下的限薪、認真學習習近平思想、建立自主的金融安全體系.....。

 

那麼,外資合作方會受限嗎?

 

原有的合作正常往來沒問題,就是,不能傾斜。有的銀行要求停止與外資機構合作,我們還沒有這個指令。不過,上面說,還是要與外資合作,持續吸引外資的資金流入的。

 

宏觀數據低預期 市場氣氛悲觀

 

今年2月份,官方已經有正式文件要求國企停止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用的是「數據安全」這個理由。

 

中國政府要求國企、大型民企配合政策,目前的優先目標是確保能源、數據、糧食、用水的安全性。近一年常遇到台灣的朋友提出問題:「老共會不會打台灣啊?」「中美會不會真的開幹啊?」

 

我總是會說,命題錯了,現在已經是開戰狀態了,只是還不是熱戰。現下,雙方的駭客對戰已經是日常,對岸戰機在台島周圍操練也是常態了。

 

為了這一目的,舉國力量傾斜到國防軍工、芯片製造,相關類股板塊,即使遇到疫情防控也有不錯的行情,但是現在已經出現副作用,OPPO宣佈放棄哲庫,自主製造芯片這條路連OPPO也撐不住了。

 

第二季以來,陸續公佈的宏觀數據,屢屢穿透市場預期,導致氣氛很悲觀。因為央行放水放緩,缺少新增資金入市,目前機構投資者只能進行存量博弈。

 

這一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各項數據,讓市場很無力,這包含了4月製造業PMI降至49.2%,滑入收縮區間;16-24歲青年失業率升至20.4%,大幅高於歷史同期水平;物價持續走低,2-4月CPI同比分別僅為1.0%、0.7%、0.1%,引發「經濟是否陷入通縮」的討論。

 

1-4月民間投資累計同比僅為0.4%,大幅低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的4.7%;4月房地產銷售、投資在2、3月的短暫反彈後再度走低。內需也顯得疲軟,在疫情解封之後,旅遊出行瞬間升溫,但是因為信心不足,消費上還是保守,這導致了CPI持續走低。

 

5月中,人行發佈《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央行還是想維持較寬鬆的環境,但同時間CPI、PPI 快速下滑,央行還出來說明,現在不是「通縮」,央行說沒有,那就一定有了!

 

另外,4月信貸投放大幅下挫也引發市場擔憂,居民償還房貸意願更強,房貸早償率顯著提升,中長期貸款單月大額淨償還,進一步放大了4月新增信貸的下滑,這一趨勢還未止住。信心不足,導致了民眾資金不願意投資實體,更多的躲回存款,所以市場擔憂會走向日本化。

 

參與高配息 銀行、公用事業H股較划算

 

傳統的經濟復甦一般是全面復甦,多個鏈條同步啓動,拉動經濟快速走強;本輪經濟恢復卻只有基建和服務消費發力,房地產、出口、耐用品消費乏力,導致總體拉動板塊連動線縮短,乘數效應減弱,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

 

1-4月廣義基建投資、餐飲收入、服務業生產指數累計同比分別為9.8%、19.8%和8.4%;而房地產投資、出口、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分別為-6.2%和2.5%和3.6%。相較於房地產鏈條、出口鏈條和耐用品消費鏈條,基建鏈條和服務消費鏈條所串聯的細分行業和微觀主體要更少一些,因此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也弱。對應的上市公司是一樣的,房地產疲弱,導致上下游產業鏈企業也疲軟。

 

外部環境也不樂觀,美債爆倉死線在即,美國中小型銀行接連倒閉,中國持續的外交大撒幣,再多的錢也總有燒光的一天。目前的政府最高目標,並不是居民生活是否富裕,而是全面備戰。但畢竟資源是有限的,各級政府缺錢,以各種名目砍居民福利、增加稅賦,是常見的解方,但這也容易引發居民衝突,事件有越增的趨勢。

 

目前北京證監會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股東配息率,這是好意,但能夠拿出成績的,還是銀行、公用事業這類高度壟斷行業,因為這類公司的A股本益比長期高於H股,因此如要參與,台灣投資人買H股更划算。

 

成長型的科技、醫藥、消費類,必須要有耐心撐過未來一兩年的調整期。繼續觀察總體經濟是否觸底了?我認為現在還不是最低點,目前現金比例要高。

延伸閱讀

「戰狼」言論一次得罪歐盟、北約國家!徐佳青「感謝」盧沙野,讓歐洲認識中國、台灣的差異

2023-05-15

400個中國人在義大利失蹤「是暴風雨前第一滴雨」…矢板明夫:3個理由讓他們不得不「潤」出去

2023-05-15

中國冰火兩重天、美債上限還在爭執,市場擔憂升溫!陶冬:這是場「比誰先眨眼」的遊戲

2023-05-14

原想跟有錢人一起賺,沒想到3個月被騙200多萬!50歲UBER司機還債啟示:中年摔倒要站起來好難

2022-12-08

60歲快退休了,還適合用0050來規劃退休金嗎?雨果:想靠指數化投資賺錢有2個關鍵

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