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科技巨頭亞馬遜宣布,未來每年將製作發行十四部院線大片,戲院業者盼望亞馬遜與傳統片商之間的競爭,能為長期不振的票房數字,注入強心針。
亞馬遜的電影大計,終於準備隆重登場。
在傳統電影產業摸索十年後,這家科技巨頭在四月初的戲院業主年度大會上成為焦點,花費數百萬美元邀請萊恩.葛斯林、班.艾佛列克與克里斯.漢斯沃等一線明星現身,這是該公司首次擔綱如此重要角色。
它的用意在於,證明旗下電影部門亞馬遜米高梅影業(Amazon MGM Studios),認真看待每年在全球發行十四部商業大片的計畫。
這次公開活動,是亞馬遜二○二二年以八十五億美元收購擁有龐大片庫的米高梅以來,一系列策略變革的成果展現。
多年來,亞馬遜每年發行五到八部電影,但一直不確定這些電影上映多久後會轉往亞馬遜的串流平台Prime Video。例如由班.艾佛列克與麥特.戴蒙主演的《AIR》,在戲院獨家上映了三十七天;另一部電影《紅色一號》則在戲院放映幾周便出現在Prime Video上。
如今,亞馬遜計畫每年推出十四部電影,規模足以媲美大型片商,且大部分會在戲院放映四十五天後才提供按次付費觀賞,最後才在Prime Video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