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國際憂慮貿易戰全面爆發。面對中國等國接連反制,川普持續升高對抗姿態。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近日公開示警,歷史上貿易戰曾引發二次世界大戰,應引以為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社群平台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的談話,暗批川普政策「看似愛國、實則危險」。
綜合外電報導,毛寧7日在中國社群平台分享一段1987年雷根演說的影片,並寫下,「1987年的講話在2025年找到了新的意義。」該影片內容為雷根在1987年4月25日發表的一段談話,警告高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崩潰。
雷根在演說中指出,高關稅必然招致別國報復,一旦貿易戰開打,結果就是關稅層層疊加,貿易壁壘愈疊愈高,國際競爭快速減少,反過來助長低效生產與管理混換,民生消費停滯,最終形成市場萎縮崩盤、企業倒 閉、產業關停的惡性循環,數百萬人將因此失業。他強調,「關稅戰看似愛國,實則危險。」
雷根經歷過經濟大蕭條時期,他指出,1930年美國通過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使當時已在延燒的大蕭條更加惡化,並延緩經濟復甦。他批評,當時國會有些人為迎合特定利益集團的短期利益,犧牲美國整體經濟繁榮,他們忘記美國有超過500萬個出口相關就業機會以及數百萬個與進口產業相關的工作。
過往的歷史 歴史對於投資很重要。 千萬不要小看過往發生過事件。 今天來分享另一位總統開啓關稅戰的故事。 雷根經濟學 關稅戰不是新鮮事,來看看當年雷根總統操盤美日關稅戰。 他,一邊自由貿易,一邊砸下100%關稅 1987年,美國總統雷根,對日本電子產品下了狠手。 100%的懲罰性關稅,目標直指價值3億美元的日本微芯片。 這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貿易戰,而是一次蓄謀已久的反擊。 7個月前,美日剛簽署協議:日本要開放芯片市場。 但現實呢?美國芯片被拒之門外,日本芯片卻在全球傾銷。 雷根出手了。他一直主張自由貿易,卻主動揮起了關稅大棒。 “我不喜歡關稅,不喜歡任何形式的貿易壁壘。” 但他在電台講話中坦言: “高關稅會引發報復,帶來貿易戰,最終讓市場崩塌,企業倒閉,工人失業。” 所以,他從不輕易動用關稅權。但這一次,他選擇出手。 因為他看到,美國企業正在被擊垮,芯片市場正被鎖死。這不是簡單的經濟摩擦,是國家利益的壓迫。 歷史學者Craig Shirley說: “在冷戰背景下,經濟就是戰略。” 為了保就業,他曾三次對歐洲共同體徵稅, 也曾重拳保護 Harley-Davidson,救下了這個美國工業圖騰。 最終怎麼樣?有效。 到1987年秋,日本開始松口,逐步開放芯片市場。 雷根撤掉了一半關稅,剩下的在他任期結束後由布什全面解除。 一年後,美國芯片在日本市佔率終於達到20%。 關稅不是他的信仰,但在必要時,他絕不手軟。 這是 “雷根經濟學” 的另一面: 自由的保護,也需要硬手段。 ⛽️
由美股老司機 3.0 發佈於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本文授權自ETtoday新聞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