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風波不斷,繼4月股市劇烈震盪後,5月初新台幣匯率史詩級強升、最低一度見到 29.59元,罕見劇烈升值讓大批民眾搶買便宜美元。外匯專家李其展認為,其實整個4月台幣已緩步升值3.5%,5月初2個交易日升值逾6%,主因對等關稅尚未明朗,背後涉及貿易、政治、通膨等多重因素。這波台幣升值,對毛利率低的出口商帶來壓力,對台股而言,哪些產業受影響最鉅?
壽險業、低毛利出口業首當其衝
檢視企業風控能力時機
台幣短期內急升,引發外界對央行是否進行干預的諸多猜測。李其展表示,以宏觀角度來看,影響匯率因素通常不外乎貿易、政治、通膨三種原因,「各國央行都被賦予穩定國內通膨職責,像台灣很多商品需從國外進口,當貨幣弱勢時成本就高,通膨就可能上升,當物價上漲時,央行就需讓台幣升值以壓低通膨。」最近匯率不穩定,反映各國企業無法預期對等關稅結果所衍生。
這波台幣升值,哪些產業易受影響? 李其展指出,壽險業者直接受衝擊,因這些業者在國內以台幣計價販售保單,但換算成美元資產投資造成「資產錯配」,在升值劇烈時將立即產生匯損。不過雖壽險業面臨壓力,但台灣多數大型壽險皆有金控母公司支撐,在整體金融體系穩定下,遭遇系統性風險機率不高。「COVID-19當時遇到保單亂象造成的損失,可能還比這次嚴重一些。」
李其展表示,台灣許多企業或投資人追求利益,在平穩市況下傾向不避險,避免被責難「少賺」。然而在劇烈波動來臨時,未避險損失可能立刻放大。他認為,短期升值雖屬異常,但也是審慎觀察企業避險紀律與風控能力,尤其毛利率偏低的出口商,在面臨匯率走升得面臨更大挑戰,建議投資人應聚焦在擁有調整力、避險策略成熟的企業,並觀察是否因此吸引外資關注,形成資金與競爭力雙重利多。
美國陷停滯性通膨
關稅結果牽動降息策略
李其展指出,川普與聯準會貨幣政策分歧,也成為影響股債匯三個市場的重要變數。「川普作為前總統與商人,希望以降息來推動經濟成長,延續政績與市場繁榮,但聯準會必須兼顧就業與通膨,在當前就業數據穩定,但通膨可能預期因關稅政策而攀升時,聯準會主席鮑爾目前的保守策略就是按兵不動。」
李其展分析,美國目前經濟正處於「停滯性通膨」狀態,第一季GDP年增率萎縮0.03%,通膨的確有攀升趨勢的尷尬狀態,短期內很難有解決辦法。除非對等關稅有決定性結果,又或美國經濟數據有進一步惡化,降息決策才會有明確方向。
台幣大幅升值引發「海湖莊園協議」傳言,此協議如何解決貿易赤字與美元貶值,讓投資人擔憂匯市遭政治手段操弄?歡迎收聽《毛利小姐變有錢》https://lihi.cc/9K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