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提前投票率為34.74%,投票率與上屆總統大選相比低了2.19%,這次大選正式投票將在6月3日登場,南韓在野的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可望贏得總統選舉。
根據選前封關民調,李在明以近5成支持率、遙遙領先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35%。
矢言嚴懲股價操縱行為,要開啟韓股5000點時代
李在明承諾在當選總統後將致力於振興經濟,他承諾追加預算、全力發展人工智慧、能源轉型、創意文化等尖端科技產業。
他還矢言將嚴懲股價操縱行為、加強企業大股東的問責,以提振股市,並公開宣示要開啟南韓股市5000點的時代。目前韓股大盤的Kospi指數約為2,700點。
外界將南韓這次大選視為彈劾前總統尹錫悅的「審判選舉」,也因此讓李在明在大選中一直居於優勢。
親美友日恐轉向親中、恢復與北韓軍事熱線
然而,李在明的當選也可能會改變幾件事,包括首爾原本親美友日恐轉向親中、核武態度、恢復與北韓軍事熱線的政策立場。
路透報導,李在明長期以來一直對美韓同盟持懷疑態度,誓言要與北韓接觸,並強烈抨擊遭彈劾而去職的前總統尹錫悅的友日態度。他在此次競選期間曾表示,南韓應與台海兩岸的衝突保持距離,引起軒然大波,後又堅稱自己並非親北京人士。
李在明向來主張不需要介入兩岸關係
國際分析,為能贏得溫和派的支持,李在明選前試圖向中間靠攏,開始讚揚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並表示將繼續與日本和美國進行三邊合作,但有些觀察家對於李在明選後能否堅持這個路線仍存有疑慮。尤其李在明向來主張不需要介入兩岸關係,被批評他過度親中。
例如,李在明最近被問到若中國侵台他是否會協助台灣時回答說:「等外星人入侵地球時,我會思考這個問題。」
出身貧苦,小時候曾是山區童工
李在明出身貧苦,小時候曾是山區童工,他最早化學工廠工作時因受傷導致聽力受損與手臂受傷,因此長期主張經濟平等,更擔任人權律師近20年。61歲的李在明是現任韓國國會議員、曾任京畿道城南市長、京畿道知事,後成為共同民主黨代表。
關稅前景撲朔迷離 川普擬定B計畫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上周三裁定,川普在實施國家層級(對等)關稅時踰越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授予的權力,但不到24小時後,上訴法院暫時擱置了貿易法院的判決,意味著這些關稅將暫時維持不變,但也懸而未決。
分析師預期,本案最終將上訴至最高法院,未來幾個月的進展可能更加曲折,貿易政策格局的反覆無常也加劇了正在持續的不確定性。
但有鑑於關稅是川普政策議程的基石,分析師認為,最新的法律進展充其量只會使關稅議程出現波折,法院的判決不可能永久終止國家層級的關稅。
因為即使川普最終在法律途徑上落敗,他也會另尋其他途徑。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川普可能擬定的B計畫包括。
首先,動用《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對全球經濟體徵收最高達15%關稅,為期150天;其次,可能援引前述法律的301條款,對每個主要貿易夥伴訂定個別關稅,此途徑雖費時且冗長,但更具法律正當性;第三是運用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第338條,對在貿易上「歧視」美國的國家產品課徵最高50%關稅。
關稅情勢的持續變化使不確定性持續上升,可能會進一步抑制企業投資、信心和整體經濟成長。
5月非農就業報告 將揭露關稅影響程度
預測美國利率下一步走勢的線索將集中在周五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薪資和失業數據。不斷變化的關稅情勢使經濟成長前景變得更難以捉摸,而這份最新的就業報告將使投資人進一步了解美國經濟的受影響程度。
根據路透調查,6月6日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將顯示,美國經濟5月新增13萬個就業。4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17.7萬,高於市場預期,但低於3月的18.5萬個;4月失業率則持穩於4.2%,但也有人認為,川普在「解放日」宣布全面關稅的影響尚未在4月完全顯現出來,未來很可能會抑制招募。
未來幾個月通膨和失業率的上升可能使他們更難以權衡,目前的市場交易顯示,投資人預期聯準會將縮減貨幣政策的放鬆幅度,今年12月前降息的次數將低於兩次。
歐洲央行降息1碼 已是板上釘釘
市場普遍預測,歐洲央行決策官員在6月5日會議上將再次降息1碼至2%。現在的問題是,歐洲央行在過去一年來八度降息後,是否會暫時踩煞車。
經濟學家預期,歐洲央行將在7月會議按兵不動,然後在年底前再度降息,而暫停升息將使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有更多時間評估美國關稅的影響。
6月3日公布的歐元區通膨數據可能顯示,5月整體通膨率已達到歐央設定的2%目標。經濟學家認為,歐元走強、能源價格下跌,以及貿易(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貿易)從美國轉向歐洲促使進口商品價格下降,這些因素均有助於維持低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