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中國銷量崩盤、電動車市冷卻與川普關稅三重威脅,使保時捷獲利大減。
這家知名車廠正面臨猛烈風暴,股價與掛牌時相比近乎腰斬,急需調整步伐因應。
對保時捷而言,今年本就注定艱難。中國消費者對這家豪華跑車品牌的興趣日漸消退;由於許多車主仍迷戀燃油引擎的轟鳴聲,它押注電動車的策略也未見成效,保時捷股價因此在歷史低點附近徘徊。
接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四月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二五%關稅;五月下旬,川普進一步威脅對所有歐盟產品課徵五○%關稅,導致保時捷股價進一步重挫,歐盟領袖與汽車業高層紛紛急著想達成協議。
已面臨中國汽車企業日益激烈競爭的歐洲各大車廠,無一不受關稅風波衝擊。
但與寶馬、賓士及福斯汽車不同的是,保時捷只在德國生產車輛,這使它在中國技術進步與美國關稅的雙重威脅下,更顯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