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議題近期網路熱度提高,主要是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描述其夢境,預言7/5大地震將發生比311震災更嚴重的地球級大災難,其二,是美國政府與國會議員已多次提及,中國要求在2027年前做好攻打台灣準備。
值此天災頻仍、全球地緣政治情勢緊張之際,全民要如何備妥各種緊急避難、維生物資,成為當務之急。
《今周刊》根據國防部、內政部、各縣市消防局、黑熊學院等官方、民間單位提供的公開資訊,彙整出避難包、防災包的整理要點與清單,提供參考與準備。
天災戰爭風險升 避難、防災包討論度提高
防災議題近期在網路熱度提高,主要是近期兩個事件引發關注,網友們也積極討論如何準備「避難包」、「防災包」等物資。第一,是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日前描述其夢境提到,2025年7月5日將發生比311震災更嚴重的地球級大災難。
其二,是美國政府與國會議員已多次提及中國政府要求在2027年前做好攻打台灣準備,且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更在2025年香格里拉對話安全論壇上,提到中國武力犯台一事是「可能迫在眉睫」(could be imminent),在在提高民眾警覺。
《今周刊》根據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全動署)「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政部消防署「準備緊急避難包」指引、各縣市政府消防局,以及民間全民防衛組織黑熊學院的「避難包」準備指引等官方、民間公開資訊,彙整各種情境所需避難包/防災包物資清單供參。
目錄
Step1:按需求預算盤點物資
Step2:三情境防災避難包
Step3:長期居家避難準備
他國防災避難包內容建議
重要表格參考
Step1:按需求與預算盤點物資
首先,在盤點物資時,可先根據災難、危害發生時,依各種物資需求程度高低及個人預算考量,概分為「優先迫切必備」、「相對餘裕補充」、「預算充足選項」的順序,來依序採購、準備與整理。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建議每位家庭成員都應準備一份個人緊急避難包,並視個人需求調整,且避難包應放置於家中易於取得的地方,如玄關或大門口,也記得要定期檢查避難包內容物(如半年一次),確保物品在有效期限內,並依照季節或個人需求更新。
優先迫切必備(基本生存與安全需求)
這些物資是災難發生時立即需要的,建議每人準備一個雙肩背包,放置於家中易取處,並每半年檢查一次。
-
飲用水與食物:至少3天份的飲用水(每人每日約3公升)與即食乾糧、罐頭等 。
-
重要證件影本:身分證/居留證、健保卡、戶口名簿、護照等 。
-
個人醫療用品:慢性病藥物、急救用藥、處方影本、簡易急救包(如優碘、紗布、彈性繃帶等) 。
-
通訊與照明工具:手電筒(建議手搖式)、收音機、哨子、備用電池 。
-
保暖與防護用品:禦寒衣物、保暖毯、輕便雨衣、暖暖包 。
-
清潔用品:衛生紙、濕紙巾、乾洗手液、口罩 。
-
少量現金:小面額紙鈔與零錢,以備不時之需 。
-
基本工具:瑞士刀、開罐器、繩索、鋼製杯碗等 。
-
其他:行動電話、行動電源、備份鑰匙 。
相對餘裕補充(提升避難期間的舒適度與便利性)
這些物資可根據個人需求與家庭成員情況進行補充,提升避難期間的生活品質。
-
個人衛生用品:內衣褲、女性生理用品、毛巾等 。
-
嬰幼兒用品:奶粉、奶瓶、尿布、濕紙巾等 。
-
寵物用品:寵物乾糧、水、牽繩、疫苗紀錄等 。
-
書寫工具:紙張、油性筆,以便記錄重要資訊 。
-
簡易炊具:打火機、可攜式炊具等 。
-
防災地圖與指南:了解避難路線與收容所位置 。
預算充足選項(進階裝備與長期避難準備)
若預算允許,可考慮以下物資,以應對更長期或特殊情況的避難需求。
-
更多食物與飲水:可依照空間與個人需求,儲放更充足的各類長效期食品、飲用水。
-
太陽能等能源設施:如大型太陽能充電板、燃料發電機搭配儲能裝置,提供家中小型家電、電器持續電力來源 。
-
手搖式發電機:在無電情況下,可供通訊設備等小型電子產品基本電力支援 。
-
可攜式炊具與燃料:如卡式爐、瓦斯罐等,方便加熱食物、用水 。
-
睡袋或充氣床墊:提升睡眠品質,適合長期避難 。
-
多功能工具組:是個人需求與環境差異準備包含各種工具,應對多種情境 。
-
防水收納袋:保護各類重要物品不受潮濕影響 。
-
偵查工具:可依個人需要準備可夜視的望遠鏡、小型無人機以利偵查、掌握周遭環境。
-
防護用品:視情境準備防災或戰術頭盔、軟式防彈背心、抗彈板等個人防護裝備。
Step2:按情境準備三類防災避難包
接著,在盤點完物資後,可根據緊急危害或災難發生時,當個人處於在移動途中、在外面或職場工作時、在自宅住家三大情境,考量自身能力與需求,包含考慮合理重量與攜帶性,準備三大類型防災避難包。
特別要提醒的是,在備妥三大情境防災避難包後,應定期檢查內容物效期與電池電量,建議每半年更新一次;此外,各類避難包應視家庭人口、年齡層、特殊需求(長者/嬰幼兒/寵物)來調整,且若能搭配「家庭避難演練」、「收容所位置熟悉」的訓練,效果更佳。
根據黑熊學院的資訊,讀者也可視情況參考「EDC (Every Day Carry) 急迫,物資精簡」、「GHB (Get Home Bag) 1~2日內的緊急物資」、「BOB (Bug Out Bag) 3天或以上的長距離逃生包」三原則,為三大情境準備防災避難包。
隨身避難包(交通途中或日常背包備援)
用途:在上下班途中、外出旅途中突遇災害,隨時可應對避難
建議重量:1~2公斤
建議形式:收納在隨身包、小側背包中
準備重點(對應Step1「迫切必備」的超輕量版項目)
-
口袋水袋或折疊水瓶(500ml)+ 1~2包高能量餅乾
-
口罩與哨子:保護與求救用途
-
行動電源:小容量即可
-
證件影本(縮印版)與備用現金(300~500元)
-
迷你急救包:創可貼、藥膏、止痛藥2~3顆
-
小型手電筒或頭燈(LED)
-
輕便雨衣或太空毯(摺疊式)
-
簡易聯絡卡:寫上個人血型、緊急聯絡人手機
-
折疊式購物袋或乾燥袋:臨時收納或防水使用
工作避難包(職場/辦公室用)
用途:在災害、危難於辦公地點或工作中發生時,可即時避難並緊急返家用
建議重量:3~5公斤
備放位置:辦公桌下、儲物櫃內、公司緊急儲備區
準備重點(對應Step1「優先迫切必備」為主)
-
即飲水與簡易乾糧:1-2日份
-
哨子與頭燈/小手電筒:緊急求救用
-
小型急救包:含止血貼、酒精棉片、口罩
-
行動電源與充電線:手機備援用
-
輕便雨衣與保暖披肩:應對突變氣候
-
證件影本/備份聯絡方式清單:包含緊急聯絡人、醫療資訊等
-
少數現金:約千元上下的小面額硬幣、鈔票
-
基本清潔包:濕紙巾、口罩、乾洗手
-
備用眼鏡/隱形眼鏡用品(視需求)
住家避難包(家庭用)
用途:災害、危難發生當下在家中短暫避難,或於撤離時攜帶
建議重量:10~15公斤/人
備放位置:玄關門旁、床邊、收納櫃底層
準備重點(對應Step1「優先迫切必備」+「相對餘裕補充」)
-
水與食物:至少3日份飲用水與即食罐頭、乾糧
-
醫療用品:個人慢性病藥品、急救包(含消毒、止血、繃帶等)
-
通訊與照明:手搖/電池式收音機、手電筒、哨子、行動電源
-
保暖與防護:保暖衣物、毛毯、雨衣、口罩
-
個人證件影本:身份證、健保卡、金融資料、疫苗卡等
-
基本生活用品:衛生紙、濕紙巾、乾洗手、牙刷牙膏
-
書寫工具與現金:筆記本、油性筆、零錢及千元鈔票數張
-
簡易炊具:卡式爐、火柴或打火機
-
嬰幼兒/長者物資(視需求):奶粉、尿布、成人用品等
-
寵物用品(視需求):飼料、牽繩、小型水碗
Step3:長期居家避難準備(以30日以上為例)
在天災、戰爭等災難或危害發生後,如有長期避難、防災需求,經評估居家、住所及周遭環境短期內無安全之虞時,可視個人與家庭能力與需求,考慮準備長期避難物資,整體準備原則包括以下幾點可以參考。
第一,備量以「每人每日所需 × 30天」計算;第二,依照「生存>生活>身心健康」三層優先順序結構;第三,考慮長期停水、停電、無物流情況下仍能獨立運作;第四,預設無網購、ATM、外送/物流服務可使用來準備。
即使準備好長期避難、防災物資後,仍應記得以下後續維護:第一,區分存放地點與功能:主備倉儲分開、食品與醫療物資分開放置,避免交叉污染;第二,食物輪替制度,採「先進先出」,定期食用與補貨(如每3至6個月)。
第三,準備記錄表管理,以Excel或筆記列管保存期限與數量;第四,家庭分工表,建立誰負責水、誰負責清潔、誰負責寵物照顧等任務的機制;第五,定期演練停電與封閉情境模擬,提升實戰與心理準備。
基本生存需求(生命安全核心)
飲用水與清潔水源
-
飲用水:每人每日3公升×30天(90L/人)或大容量桶裝水
-
淨濾水設備:如濾水壺、濾水棒、淨水釘可應對水源污染
-
儲水桶、簡易水袋(用於洗澡、沖廁)
-
次氯酸鈉漂白水(消毒水源)
食物(效期6個月以上優先)
-
主食:即食米飯、乾燥白米、泡麵、米粉、麵條
-
蛋白質:罐頭魚、罐頭肉、豆罐頭、泡豆乾、粉狀蛋白補充品
-
蔬果替代:冷凍蔬菜、真空乾燥蔬果、綜合維他命
-
調味品:鹽、糖、醬油、醋、胡椒(增加食慾、防營養失衡)
-
補充品:高能餅乾、果乾、蜂蜜、果醬
-
寵物飼料(30天份)
燃料與炊事設備
-
卡式瓦斯爐(含備用瓦斯罐10~15瓶)
-
固態酒精、便攜型爐具
-
手動開罐器、多功能刀具
-
耐熱鍋具、不鏽鋼杯碗
-
應環境通風考量,避免室內燃燒一氧化碳中毒
生活機能維持(舒適度與健康)
個人衛生用品
-
衛生紙(2-3包/人)、濕紙巾(消毒型與非酒精型)
-
肥皂/乾洗手液/酒精噴霧
-
牙刷牙膏、毛巾、洗臉巾
-
女性生理用品、成人紙尿褲(如需)
-
嬰兒用:尿布、濕巾、奶粉、奶瓶消毒器具
-
垃圾袋(各容量)、口罩(布口罩可重複使用)
衣物與防護
-
內衣褲5套起(可手洗)、厚衣、帽子、手套
-
隔絕性佳的雨衣、防寒衣物
-
保暖毛毯/睡袋/暖暖包
-
防水鞋、防塵布或塑膠布(簡易防護使用)
清潔與環境維護
-
漂白水(稀釋清潔)、通風扇、小掃具
-
捕蚊設備/蚊香/蟑螂藥
-
手壓洗衣板/衣物曬繩
心理與安全照顧(災後復原與適應)
醫療用品
-
個人處方藥30天份(慢性病、過敏藥、安眠藥)
-
綜合維他命、電解質補充包
-
急救包(紗布、繃帶、止血帶、體溫計、消毒藥水)
-
基本常備藥:止痛藥、胃藥、止瀉藥、感冒藥、退燒藥
-
醫療器材(若需):血壓計、血糖機、體溫計等
能源與照明
-
LED手電筒 × 每人1支
-
頭燈或小燈條(照明+釋放壓力)
-
備用電池 × 多組(注意保固期限)
-
大型太陽能板、燃料發電機搭配儲能裝置/手搖發電機(可充行動電源)
-
行動電源2顆以上(高容量)
通訊與資訊取得
-
手搖式收音機(AM/FM)
-
緊急聯絡人清單(紙本與電子)
-
紙本地圖(標示收容所與避難路線)
-
哨子、手寫筆記本、油性筆
-
重要證件影本(含存款/保險/房屋權狀等)
身心放鬆與娛樂
-
書籍、紙牌、桌遊、棋類遊戲
-
手工材料、小孩玩具
-
撲克牌、繪本、色鉛筆(降低孩子焦慮)
-
寵物玩具與陪伴物品
他國防災避難包內容建議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避難包準備建議
-
重要文件
-
飲用水和食物
-
醫療用品和常備藥物
-
手電筒和電子設備
-
保暖衣物和毯子
-
個人衛生用品
-
手機充電器
荷蘭政府:國民72小時緊急包準備建議
-
瓶裝水,每人每日3公升
-
較長保存效期食物
-
電池式收音機
-
照明:手電筒、蠟燭、火柴等
-
急救物品
-
毛毯
-
哨子
-
現金
-
衛生紙、面紙等日用衛生物品
-
錘子、鋸子等工具
-
身份證明文件影本、重要聯繫資訊
-
住宅、汽車等備用鎖匙
重要物資準備表格參考
三大情境避難包
類別 | 內容說明 |
隨身避難包 供隨時在路上應對突發狀況 |
|
工作避難包 供1到2日緊急避難與返家用 |
|
住家避難包 供3日以上長距離避難逃生 |
|
長期居家避難物資
需求 | 內容 |
---|---|
基本生存需求 生命安全核心 |
飲用水與清潔水源
食物(效期6個月以上優先)
燃料與炊事設備
|
生活機能維持物資 舒適度與健康 |
個人衛生用品
衣物與防護
清潔與環境維護
|
心理與安全照顧 災後復原與持續適應 |
醫療用品
能源與照明
通訊與資訊取得
身心放鬆與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