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AI代理人風潮來襲!它是什麼?和AI助理有什麼不一樣?一文解析:市場導入現況與商業策略

AI代理人風潮來襲!它是什麼?和AI助理有什麼不一樣?一文解析:市場導入現況與商業策略

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快速普及,「AI代理人(AI agents)」的概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竄紅於科技與產業界。這股風潮不僅吸引了無數創新者與投資者的目光,也催生了許多聲稱具備「代理人能力」的產品與服務。

 

然而,市場上對「AI代理人」的理解仍多流於表面,甚至出現所謂的「代理人洗白(agent washing)」現象:也就是將原本的AI助理、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工具,甚至是聊天機器人,重新命名為「AI代理人」,以營造技術創新的印象並吸引關注與資金投入。

 

這些被包裝的產品往往缺乏真正的自主性與行動能力,導致市場對AI代理人的認知產生過高期待與錯誤預期。要理解這個現象,首先必須釐清「AI代理人」與「AI助理」的根本差異。

 

AI代理人與AI助理的本質區隔

 

AI代理人是「代理型AI(agentic AI)」的具體表現形式,其核心特徵是具備目標導向的規劃能力、環境互動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自主行動能力。它們能在接收任務後,自行決策、選擇工具、整合知識並採取行動,甚至進行反思與調整。

 

相較之下,AI助理大多僅是基於輸入指令的回應系統,需仰賴使用者明確的操作或引導,缺乏真正的自主性與任務規劃能力。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AI代理人」產品,仍屬於傳統的助理型架構,只是透過整合大型語言模型(LLM)與工作流程工具,提升了自動化程度與語意理解能力,尚不足以稱為「真正的代理人」。

 

當前技術基礎與挑戰

 

當前AI代理人大多建構在大型語言模型之上,搭配記憶模組、工作記錄、外部API整合等輔助元件。然而,即便這些代理系統可執行系列任務與基本回溯推理,其學習能力仍明顯不足。

 

具體來說,目前的AI代理人雖具備短期與長期記憶能力,但尚無法如人類般「從經驗中學習」,其行為模式多仰賴初始訓練與即時提示,缺乏連續性自我演化的能力。

 

此外,AI代理人現階段主要以「窄域代理(narrow agents)」為主,僅能執行特定任務,對於跨領域、動態變化的問題處理仍力有未逮。

 

從推理能力、執行效率、系統延遲到成本控制、資安風險與可解釋性,皆是當前發展的瓶頸。

 

特別是在金融、醫療等高風險產業中,AI代理人若未具備足夠的穩定性與透明性,其應用將受到極大限制。

 

組合式AI與多代理系統的演進

 

面對現有架構的限制,「組合式AI(composite AI)」策略似乎更為可行。將不同類型的AI模型(如符號邏輯推理、圖神經網路、多模態模型等)整合進AI代理人系統中,以彌補單一模型的不足。這能提升任務完成度,也助代理人在面對多樣化問題時更具彈性。

 

另一重要發展方向則是「多代理系統(multi-agent systems)」的擴展應用。預期未來AI代理人將從單一平台走向跨平台合作,最終形成「代理人互聯網(Internet of Agents)」,也就是一種由分散式代理人組成、具備自動探索、互動與協作能力的網絡系統。

 

屆時,各種代理人將如同智慧節點般,彼此配合以解決高度複雜的問題,這對於供應鏈管理、智慧城市治理、國際金融交易等場景具有重大意義。

 

市場導入現況與商業策略

 

許多企業導入AI代理人仍停留在「技術驗證」階段。部分試點專案雖成功整合代理模組至內部流程,但真正能展現商業價值的案例仍屬少數。

 

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AI代理人應用不在於其「能否運作」,而在於「是否能創造價值」。若僅為技術導入而導入,最終僅淪為實驗室模型,無法產生實質效益。

 

企業在部署AI代理人時,面臨從「預建代理人(prebuilt agents)」到「自建代理人平台(agent development platforms)」之間的選擇。無程式碼/低程式碼平台雖可加快導入速度,卻可能受限於彈性與可擴充性;而自建平台雖可量身打造代理功能,但同時對開發人才、架構設計與監理合規的要求亦大幅提高。

 

結語:策略性部署,迎向未來

 

AI代理人並非萬靈丹。它是技術創新的高峰,但也蘊藏風險與限制。面對這個尚未成熟但潛力無窮的領域,企業應採取策略性佈局,選擇合適的應用場景與合作模式,並持續觀察技術演進與監理動態。

 

現在就是決定「要不要參與AI代理人未來」的關鍵時刻。我們應以務實、前瞻的態度面對這波轉型浪潮,在政策、產業與技術三者之間取得平衡,為下一個AI時代鋪設穩健的基礎。

 

作者簡介_謝明華

鑫友會執行長

台灣亞太監理科技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本土銀行積極導入AI協作,逾8成選擇擁抱新科技!金管會擘畫虛擬資產監管,專法力拚6月底送行政院
本土銀行積極導入AI協作,逾8成選擇擁抱新科技!金管會擘畫虛擬資產監管,專法力拚6月底送行政院

2025-06-11

專訪》從叫車平台、WeWork、安謀到AI       軟銀前總裁五年觀察: 孫正義這樣押注未來
專訪》從叫車平台、WeWork、安謀到AI 軟銀前總裁五年觀察: 孫正義這樣押注未來

2025-06-11

靈感來自ChatGPT   AI成創意拍檔 虛擬主廚上菜 引爆料理界美學與倫理拉鋸
靈感來自ChatGPT AI成創意拍檔 虛擬主廚上菜 引爆料理界美學與倫理拉鋸

2025-06-11

亞洲唯一!喬治亞理工攜東海大學打造創新平台 共建智慧製造與AI實驗園區
亞洲唯一!喬治亞理工攜東海大學打造創新平台 共建智慧製造與AI實驗園區

2025-06-11

疫苗國家隊自研除霜餘冷再利用!冷凍小廠出奇招「鹵水+AI」,敲門國際盃
疫苗國家隊自研除霜餘冷再利用!冷凍小廠出奇招「鹵水+AI」,敲門國際盃

2025-06-11

AI時代的台股交易三大忌:「患不知、患不解、患不做」 要如何根除,早日到達財富自由的彼岸?
AI時代的台股交易三大忌:「患不知、患不解、患不做」 要如何根除,早日到達財富自由的彼岸?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