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87)
美國經濟正站在十字路口,財政、貿易、貨幣與金融監管同時面臨壓力測試。
從川普政府主導的減稅法案與關稅升溫,觸發企業與市場信心動盪,聯準會則因通膨與就業數據膠著而陷入觀望。
在這場政策與數據交織的高壓季節裡,未來90天,將成為全球資本重新定價的關鍵拐點。
「我覺得,我的病有一半是因為這個市場實在太討厭、太煩人啦!」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近來身體微恙,她自斷病因的語氣雖然莞爾,但絕非玩笑,「剛剛看新聞,以色列轟炸伊朗,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可不可以,不要讓我們這麼難做?」
以伊戰火在6月13日爆發,全球經濟瞬間添上新的變數;然而身為投資長,讓林如惠大嘆「難做」的麻煩不僅於此。「很多的事件正要發生,市場什麼時候會去反應這些事件?會如何反應?」搖了搖頭,林如惠坦言「沒有答案」。
她口中的「很多事件」,核心原點是川普政策,影響範圍能輻射全球,至於事件出現關鍵發展的時間點,則都集中未來90天,即將進入的2025年第三季。
從攸關美國政府赤字、美債與美元地位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立法結果,到對等關稅寬限期結束後的稅率動向,乃至於川普新政對美國經濟衝擊即將進入發酵期等,一樁一樁,都將在7到9月密集攤牌。
不只林如惠,「美國經濟,正走進一個不安的夏天(Uncomfortable Summer)」,《華爾街日報》也在六月初的報導中以此為標題,定調未來的驚心九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