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進入第二日(6/19),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以「關稅戰下的美日台經濟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針對川普2.0時代帶來的經濟與市場變局,他不僅提出投資因應策略,也深入分析美、日、台三國在後川普時代的經濟戰略與合作關係。
劉宗聖指出,川普再度執政將為全球帶來更高的不確定性,市場波動加劇。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建議投資人應由「配置導向」轉向「交易導向」,強調「長線部位放好不動,增加交易部位尋求行情機會」。他補充說明:「投資人可採取核心持股搭配衛星交易的策略,核心部位進行長線配置,衛星部位則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談及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劉宗聖強調「現金為王」的觀念。他以巴菲特為例,指出其持有高達3,400億美元的現金或等同現金部位,使其能在市場拉回時迅速進場、掌握機會。他指出:「手上有足夠現金,才能在市場低迷時保有行動力,避免被動套牢。」
劉宗聖進一步表示,儘管川普政策帶來波動,但市場的回調往往也意味著進場良機,「川普製造的拉回,反而為投資人創造逢低布局的機會。」
先進製程雙核心 台美共生產業新模式
在分析美、日、台三國戰略合作時,劉宗聖特別點出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以及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角色。他指出,台灣透過資本與技術輸出,形塑「台美共生」的新型產業合作模式。
台灣作為研發與先進製程重鎮,同時在美國設立先進製造基地,服務當地蓬勃的新創與科技生態系。他認為,這種「雙核心」的發展模式,將有助台灣在全球科技體系中爭取更大戰略空間。
▲川普執政帶來波動,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建議「現金為王」,才能保有機動性。
日本經濟長多 股市有央行撐腰
對於日本經濟,劉宗聖同樣抱持樂觀看法。他指出,從製造業復甦、日圓貶值刺激出口,到「春鬥」中企業加薪,日本近年的政策作為相當積極。雖然日本股市去年曾出現修正,但今年已有明顯回穩跡象。
在美日經貿關係方面,他指出日本持續對美投資,特別是在汽車、軍工與國防領域,包括戰機採購等。此外,日本也是美國海外最大的美債持有國之一,雙邊關係基礎穩固。
針對關稅衝擊,劉宗聖坦言,「雖然對日本GDP可能造成0.4%至0.7%的影響,但整體屬於可控範圍,若從中長期角度來看,仍具正面發展潛力,是所謂的『短空長多』局面。」
他也指出,日本ETF市場規模已達新台幣12兆元,是亞洲最大的ETF市場,但其中7至8成由日本央行持有。「日本股市的主要買盤是央行,而非散戶,反映個人投資參與度仍低。」他分析,央行透過買進大型權值股來釋放流動性,穩定市場。
此外,外資在日本市場的持股比例也相當可觀,超過3成,而台股的外資持股則高達4成。他強調:「不需過度擔憂日本市場風險,因為外資的動向往往比我們更早、更精明,是值得觀察的風向球。」
▲劉宗聖對於日本經濟抱持樂觀看法。
延伸閱讀:台灣大未來》川普恐逼關稅談判國買「百年美債」?陶冬解析:美中戰略新均衡下的全球經濟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