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拒絕在「受威脅」狀態下展開核談判後不久,伊朗與以色列於週六(6/21)凌晨再度爆發激烈軍事對抗,令原已緊張的中東局勢再度升溫。儘管歐洲方面持續推動和平對話,但目前雙方立場依舊僵持。
根據《路透》報導,以色列空軍連夜對伊朗境內數十個軍事目標發動大規模空襲,包括伊朗最大核設施伊斯法罕核設施(Isfahan),以及 4 個已部署就緒的飛彈發射裝置。約 50 架戰鬥機參與此行動,共投放 150 枚炸彈。
以色列:襲擊伊斯法罕離心機生產設施,造成「重大破壞」
以色列稱,在行動中襲擊了伊斯法罕的離心機生產設施,這次襲擊對伊朗的離心機生產能力造成了「重大破壞」。同時,四個已部署完畢的彈道飛彈發射裝置在發射前被摧毀。
此外,以色列在夜間的其他打擊目標還包括:用於向以色列發射無人機的車輛、彈道飛彈儲存與發射設施以及伊朗的雷達系統和防空陣地。
伊朗:遭到以軍攻擊,但未造成核外洩漏
對此,伊朗方面則稱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的核設施當天遭到以軍攻擊,不過未造成核外洩漏。
同時,伊朗媒體指出,以色列還對庫姆(Qom)市一棟建築發動攻擊,造成一名 16 歲少年死亡,另有兩人受傷。
以色列時間週六凌晨 2 時 30 分左右,以軍警告稱,偵測到來自伊朗的飛彈攻擊威脅,特拉維夫與約旦河西岸等中部地區立即拉響空襲警報。
伊朗飛彈攻擊特拉維夫,以色列防空系統迅速反應
以色列防空系統迅速反應,特拉維夫上空可見攔截飛彈,爆炸聲迴盪在大都會區。據悉,伊朗共發射了 5 枚彈道飛彈,但無導彈命中地面或造成人員傷亡。
雖然以色列目前未傳出人員傷亡,但紅大衛盾會(Magen David Adom)指出,首都一棟多層住宅大樓的屋頂起火,疑因遭攔截導彈的碎片墜落所致。
根據伊朗衛生部數據,自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攻擊以來,已造成 430 人死亡、超過 3500 人受傷。
以色列襲擊伊斯法罕核設施,伊朗稱未造成核外洩漏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