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發起自救 P.99

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發起自救 P.99

明日報停刊,難道不留下任何足跡?人氣頗旺的「個人新聞台」,已由各個站主發起一連串的搶救大行動,計畫轉為付費機制,讓個人新聞台能永續留存。

截至明日報停刊為止,個人新聞台共有一萬五千多台,總文章篇數將近十二萬,平均每天的瀏覽點閱數為三十五萬人次,對一個成熟的內容網站來說,規模不容忽視。

一聽到明日報要關站的消息,各個站主都難以置信,某名站主立即貼了一篇文章,寫道:「有很多和我一樣辛勤耕耘新聞台的朋友們,都願意付費來維持這一塊地方,在這裡可以交到朋友,分享生活心情,如果連這樣的興趣都被剝奪,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擁有這樣想法的站主不在少數,所以,明日報一宣布停刊,各個站主就開始集會討論,初步想法是,將它變成一個付費機制,「一年付個兩、三千元,相信是許多人都能負擔得起的。」這名站主說。

既然轉為付費機制,站在資本家的立場,個人新聞台有了營收,也就不再是個「賠錢貨」,因此,不少網路公司傳出有意接收個人新聞台,特別是最近動作頻頻、還正在大舉招兵買馬的中時網科。

根據了解,已有某位站主以私人身分和中時網科的高層主管接洽,中時網科也表達了濃厚的興趣,雙方會談數次,不過,最後一次商談,是在二月二十五日,中時網科高層表示,經過詳細的考量,若接手個人新聞台,還得花一筆錢買機器,在個人新聞台獲利模式仍不夠明確的情況下,不能貿然行動,還須再進一步考慮。

中時網科對個人新聞台的興趣暫時打住。但另一方面,站主們依舊發揮「打死不退」的精神,原定二二八的關閉日期,在站主們多方奔走下,已獲明日報高層的同意,延至三月三十一日,讓站主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備份資料,留下更多的紀念。

目前個人新聞台已轉由電腦家庭工程師管理,由於尚處於摸索階段,所以,想上個人新聞台的網友,可能得試試運氣,不見得馬上就能進得了站。但對個人新聞台的站主們來說,「第一階段任務已達成」,延長了個人新聞台的壽命,就有更多的子彈可以捍衛屬於自己的園地。

接下來,站主們的第二個任務是,希望能找到有實力、有資金、又願意接手的同業,把個人新聞台完整保留下來。有人寄望於詹宏志能適時伸出援手,由網路家庭接管。

無論如何,個人新聞台的大搶救,是台灣網路發展史上頭一遭由站主所發起的自救連署活動,社群強大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而這群力量是否能因此轉換為獲利來源,值得觀察。

延伸閱讀

還沒開始就結束的電動車派對

2024-02-05

台積供應鏈起風了!

2024-03-13

上醫治未病-預防醫學在台灣

2024-02-27

ESG很貴 不理它的代價更高

2024-04-10

創辦人和創投的困境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