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政府控股公司應全盤考量 P.10

政府控股公司應全盤考量 P.10

行政院財經會報日前決議,自九十四年三月一日起,將資產總值達上兆元中央政府持有的公股股權,分三階段移交財政部管理,並研擬法案,預定於九十五年成立政府控股公司,以公司形態管理所有公股及進行民營化工作;屆時將成為全國資產最大的控股公司。

上述中央政府公股股權統一由財政部管理的規畫,引發各界對國營事業是否有統一管理必要的爭議。另外,國營事業絕大多數負有政策任務,牽涉各部會之專業及執掌之權限,若未來真的依目前規畫,由財政部負責所有國營事業的人事、釋股等事宜,將引發政策目標混亂,部會間矛盾衝突不斷的現象。

例如,中鋼目前雖因政府持股低於五○%,依我國民營化定義,屬於「已民營化」公司,但公股仍占最大比率,政府亦因此有最大主導權。在去年國際鋼價飆漲,中下游廠商叫苦連天之際,中鋼最大股東經濟部即曾經出面與中鋼協商,協助穩定國內鋼價。

但若中鋼公股股權未來移轉為由財政部持有,人事權亦轉交給財政部,則財政部及財政部所派任的董總,可能在鋼價的調整上,偏重於中鋼財務狀況的考量;屆時台灣其他產業的衝擊,可能就不容易得到足夠的關切了。

另外,國營事業民營化釋股策略亦非僅僅求取「政府收入最大化」的財務考量而已。依據目前國際上對於民營化之實踐,事實上應有包括公開出售全部公股股權、部分股權,洽特定人買受局部業務項目,由員工或經理人買受等二十一種主要方式。

相對地,現行民營化策略則較局限於所有權的移轉,而忽略經營權移轉之模式。這種透過經營權移轉之方式來改善公營事業體質的理想,若全數由財政部統一管理,則將因財政部對各國營事業的專業了解不足,而將更加無法達成。

例如,財政部今年一月三日至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提出「彰銀相關公股釋股計畫」。財政部說明希望能以「彰銀釋股」設立典範,以引進國際策略投資人的方式,強化彰銀的財務結構及經營體質。但是,未來若將交通部所主管的中華電信、台鐵,經濟部所主管的台電、中油、台糖等國營事業,均交由財政部去決定所有釋股策略,則「策略人的引進」,或是所謂的「典範」可能就因為財政部對其他國營事業專業的不足,而只能成為「個案」了。

一般而言,出售公股股權並非僅為財務考量。釋股的價格固然重要,釋股的對象、釋股的方式,都影響國營事業民營化的經營績效,更直接影響員工權益及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而這一切,若沒有專業的考量,則國營事業的釋股,便容易僅淪為政府的財政工具,而「政府控股公司」更將可能淪為政府籌措資金的金庫。因此,若行政院真有意要設立「政府控股公司」,則種種可能發生的弊端,勢必預先設想及防範,尤其對於民營化之目標及策略,更應納入考量,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延伸閱讀

廣達2個半月股價飆151%,林百里身家2800億躍台灣新首富!4年前就看好AI:30年來廣達新機會

2023-07-13

阿伯名下2棟房,不想讓配偶繼承遺產,又怕過戶給小孩晚年沒人理?1招預防子女不孝「隨時能把房產拿回來」

2023-08-10

他簽下2億合約隔天就倒下,不到40歲癱瘓…人生是要看「總成績」:別急著趕路,以免提早打烊

2021-01-12

廣達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王美花:10年前林百里就在講AI

2021-04-20

穿補過的內衣、戴地攤手錶...為何有錢人喜歡「裝窮」?她去富豪家後領悟「簡單生活」真諦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