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排富不等同公平

排富不等同公平

2010-06-17 11:20

學費齊一政策增列排富門檻,難道這些人都沒繳稅嗎?事實正好相反,繳稅多反而得不到一視同仁的政府服務,這不是公平,是不公平。

今年三月行政院長於立法院承諾,在排富又不排擠其他教育經費前提下,同意補貼私立高中職學費。但教育部隨後宣布該政策將不排富,補貼私校新生學費與公立學校齊一,且擴大適用於五專前三年。

但由於預算無法容納,行政院日前核定,上述學費齊一政策須增列排富條款,包括家戶年所得九十萬元以上、擁有不動產公告現值超過六百五十萬元,或全年利息收入逾十萬元等對象,均不予補助。結果引起私校與家長團體批評政府失信;更有已錄取的私校新生表示,將因此放棄就讀機會。補貼私校學費本意良善,如今政策進退失據,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教育部或許認為,預算無法容納是政策反覆的主要原因。可是根據政府中程預算作業,任何計畫都必須配合預算。沒有配合預算的計畫稱不上政策,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而已。教育部的學費齊一政策沒有取得預算,卻先公布計畫,這是什麼原因?最可能的解釋是造成既成事實,藉此爭取預算。

 

政府部門欲提升施政效能,應該要撙節支出,設法用同樣預算做更多事情。但是要錢容易,省錢困難。個別機關急於追求施政成果,寧願爭取額外預算滿足施政需要,也不願花費心思在吃力不討好的撙節支出上。於是,利用上級機關首長宣示政策,順勢提出施政計畫,使上級機關不得不埋單,就成為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爭取預算手段。觀察教育部推動學費齊一政策過程,似乎正是循此途徑爭取額外預算。只是教育部提出所謂「浪漫的」計畫,行政院無力全部埋單,只好祭出排富條款解圍,導致政策多變,讓教育部飽受批評。

 

但從爭取預算資源的角度看,教育部仍是贏家,因為它爭取到最大可能預算。只是爭取預算是零和遊戲,其他部會相對成為輸家,不過最大的輸家是行政院。因為這種爭取預算方式,違背中程預算制度,是破壞財政紀律的不良示範,而且排富條款更讓行政院受傷。這個行政院所謂的「好」政策,恐怕難以禁得起時間考驗。

 

政府向人民課稅,人民享受政府服務,乃基本的社會共識。學費齊一政策增列排富門檻,是將門檻外的民眾排除在政府服務對象以外。難道這些人沒繳稅嗎?事實正好相反,他們多屬中產以上階級,通常繳納更多租稅。繳稅多反而得不到一視同仁的政府服務,這不是公平,是不公平。

 

排富門檻通常用於社會福利制度,目的是維護低所得者基本生活尊嚴。學費齊一政策沒有維護生活尊嚴問題,卻誤用排富原則,恐怕後遺症未了。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郭台銘副手/60歲賴佩霞:32歲帶著兩個小孩離婚,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事「人生跌到谷底才能看到自己」

2023-09-14

拚命工作卻只陷入沒餓死的窮忙地獄...一個北漂上班族的窩居金錢試驗:週休5日後,我過得還不錯

2023-03-15

台大畢業到雪霸做房務員「掃70間廁所領悟人生」:追求做到100分的性格,為何在職場碰壁

2023-06-18

不考試不排名比較好?他小學3年都沒考試,長大後告訴你:「快樂學習」同學付出哪些代價

2023-11-03

鴻海「本益比僅10倍」177元繼續衝?廣達、台達電…老手點名5檔快把握,台積電換聯電行不行?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