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

2012-01-12 14:28

在沙丁魚裡放入鯰魚,反而能把沙丁魚嚇得活跳跳;同理可證,在國會裡加入小黨提出些清新主張,民主會健康點。

幾天後,總統大選結果底定,藍綠對峙下一定有一半選民沮喪,其實不必,因為當反對黨永遠比當執政黨輕鬆。我比較擔心選民到了投票所,仍不知這次選舉還有「政黨票」。

參加老婆與女性朋友的聚會時,問她們知不知道政黨票,她們都沒聽說,心想「女人,不懂政治!」但到了男性聚會,還是一問三不知,原來,大家都不懂!趕緊安排訪問施明德、陳嘉君夫妻來個拋磚引玉,他們代表「台灣國民會議」到處宣傳政黨票,希望政黨票能夠發揮「鯰魚效應」,使小黨發揮活力,促使大黨跟著動起來。

「鯰魚效應」是漁夫的獨門技術,他們捕撈大量沙丁魚,死魚價格不好,若在沙丁魚裡放入一條鯰魚,鯰魚隨時動一動,就把沙丁魚嚇得活跳跳,反而活得久。藍綠兩大黨都有各自的包袱,在國會裡加入小黨提出些清新主張,讓民主健康點。

電視圈也是這樣,無線四台死氣沉沉,其中三台的八點檔播外來劇,唯獨民視自製,只是每檔劇名不同、劇情卻重複。這些狀況讓電視人逐漸失去理想性格與活力。

眼看就要過年,每年特別節目特別難看,幸好最近幾年有點意思,台視董事長黃崧愛看電視,連續三年請製作人薛聖棻花大筆製作費做紅白對抗,今年有二十八組藝人與國際團體在小巨蛋演出,錄影比照演唱會排場。電視台能有這種精神,很棒,但能不能像鯰魚發揮效應,讓其他電視台積極跟進?…三年了,沒有!

說來可悲,藝文工作者如果靠自己或單靠補助,永遠像社團活動無法做大。政府公布了《文創產業發展法》,真讓產官學一起發展文創,「華人星光大道」就因此而能製作一季、休息一季,用比較好的參賽者做出比較好看的節目。

但最近得標的十二家文創卻屢遭質疑,如七八五期《今周刊》的報導,連政府與文創的出資比例都搞不清楚,也不問問往前翻幾頁的「鄰居」,包括文建會副主委李仁芳,還有參與文創一號的我們。請教《今周刊》老闆謝金河的意見,他說他還沒看。唉!真想到隔壁丟他雞蛋!

上回跟聲樂家田浩江聊天,他常覺得錯亂,大陸明明是社會主義國家,卻全體向「錢」看得很嚴重。台灣是資本主義,反而較有社會主義下互相關懷的溫馨。我最近也很錯亂,《蘋果日報》批評大S炫富,說「一雙鞋一萬元便宜」失言,另一版面卻長期報導一雙又一雙數萬元的鞋子。《今周刊》是報導產業致富之道的財經雜誌,希望台灣比照韓國發展文創實力,真做了文創,雜誌卻又認為藝文補助款更重要,真錯亂。

錯亂之後,是不是要繼續在《今周刊》寫專欄呢?Of course!我還是會當條魚,在這專欄裡動來動去,同時主動找些值得投資的年輕人,鼓勵他們把創意變創業。能在雜誌專欄裡丟雜誌老闆雞蛋,…夠左派、夠鯰魚了吧!
(稿費捐贈聯合勸募協會)

延伸閱讀

愛奇藝虧損重挫、Netflix大漲3倍…..中國演藝圈上演「共同富裕」,不但給台灣藝人更大發展空間,還讓台灣走出去

2022-01-03

演藝圈女股神是她!張鈞甯投資「藥華藥」才4個月大賺4700萬…私募股東名單中還有他們

2022-06-10

演藝圈隱形富婆!不捨媽媽心臟肥大還爬4層樓...楊繡惠出道30年買3間房、57歲半退休身價上億

2022-12-08

許傑輝退出演藝圈!爆性騷4天來道歉又要被害者提告…律師曝他算準會沒事「沒雜念和斷片沒兩樣」

2023-06-17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20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