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35歲前搶救零存款

35歲前搶救零存款

2014-04-21 14:26

戒掉「窮大方」的體質
換個念頭 讓你1年多存10萬

編輯的話 讓你「有感」的存款 很多人會以30歲前存到第一桶金為目標,甚至若沒存到100萬,根本不敢妄想買房。於是,曾幾何時,100萬就像是邁入30歲的第一張成績單。沒想到幾年過去後,成績單的標準也會倒退嚕。 根據《今周刊》透過問卷詢問「35歲前能否累積到100萬元?」時,高達74%受訪者卻表示「還在努力中」。許多上班族,每天拼命工作,卻還是可能被裁員,恐慌感增加。也因為面對工作不穩定、加薪遙遙無期,導致貧窮感大增。 前路漫漫,35歲像是一個分水嶺,「35而立」悄悄取代了過去的「30而立」。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旅行,35歲像是從「懵懂」邁向「有感」的階段;過去,你可能是「小姐」,現在,你可能是「人妻」、也可能是個「媽媽」,還會是個「三明治族世代」,上有高堂,下有子女。每個階段,看到不同的風景,也有不同的焦慮。 踏出社會時,出發的時候你有同伴,結果同伴跑在你前面了,中間可能又換了另外的同伴,但是沒有誰一定走在前面,也沒有誰一定會落在後面,有時候一個念力、一份企圖心,你也能告訴別人關於你的故事。 《今周刊》出版的「35歲前搶救零存款」特刊,從一個學生時代就想當老師的科技男案例開始探討,他訂出想追上老師月薪的目標,不只在生活上節省小錢,當有了存款,也動腦筋把同樣觀念複製到投資上,讓錢滾錢、小錢變大錢。 每一個上班族在踏進職場的第一天開始,應該努力為自己打造出具有現金流、時間流條件的資產,這樣老天爺才能夠接棒,幫你早日達成財務自由、脫離薪貧一族。

延伸閱讀

從光學走進半導體業 曾助台積電、艾司摩爾站上要角 林本堅再挑育才大樑 傳承「深思好學」心

2021-09-15

台積電要成為世界的台積電!劉德音80分鐘談6年磨練…面對國際情勢台灣是被動的,擔心之餘怎麼做?

2024-05-29

林本堅院士的告白:在美國38年,為什麼我選擇在年近60歲那年,為了去台積電工作回台灣?

2022-06-17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掀搶人大戰!「台清交成」設半導體學院,能解決人才荒?

2021-10-13

劉德音:別因薪水高就來台積電…想來要有2特質!為何台灣難有谷歌、SpaceX?他說跟「這」有關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