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太陽底下

太陽底下

楊紹華

編輯室報告

shutterstock

1187期

2019-09-18 11:00

雖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在台灣,一個全新產業正因太陽光熱的燦爛照拂而蓄勢待發。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講「太陽能電站」產業;不同於近年營運慘澹的太陽能中上游業者,位處下游的太陽能電站在台灣,形勢正好。

沒有庫存負擔、原料免錢、國內信用評等AAA等級的台電保你二十年訂單無虞⋯⋯,業者對太陽能電站的營運優勢如數家珍;江山如此多嬌,無怪乎租賃業龍頭中租已經砸下兩百億元,國泰、富邦等壽險大咖與傳產業者如台鹽亦爭相投入,這個吸引重量級業者匯聚、可能改變台灣未來能源結構與地表面貌的產業,你必須認識。


都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就像歷來許多產業發展的必經過程,太陽能電站的進展腳步,也遇上了土地資源選擇題。這當中,部分原因來自民眾對太陽能板的些許迷思,本期報導中有所說明;「與農爭地」也是問題,土地資源有限的台灣,要想全力衝高太陽能發電,「魚電共生」、「營農型」等複合使用是解方之一,然而,台灣目前還沒有大面積成功模式可依循。


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只要有困難,往往也就有設法突破困境的有心人。本期報導中,我們採訪十年來不斷鑽研「農電共生」技術的專業農人;又像是把「綠能百分百」當目標的屏東縣長潘孟安,主動盤點境內「不適耕地」,輔以「循線找地」策略,排除萬難打造出最受業界肯定的綠電基地。


綠能是台灣走向非核家園的關鍵解方,太陽能是綠能藍圖裡的第一要角。當大咖紛至、引爆全新產業與商機,誰說,台灣不會在質疑聲中寫下綠能奇蹟?創造一樁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延伸閱讀

重大決策不再「一人說了算」?鴻海有意導入輪值CEO制度,知情人士透露:互相制衡,避免過度集權

2024-04-11

黃仁勳來台高喊「台灣是國家」,國台辦18天後終於說話:希望他好好補課…中國有多需要輝達晶片?

2024-06-12

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頂多郭台銘等級」...造就AI教父9大關鍵,他喊話:移居國外失敗例子更多

2024-06-06

別光下指導棋、老是要員工先檢討!新時代領導人需要做到這4件事

2018-07-06

想提早退休,每月1萬元存股0050 vs 銀行定存,30年後各有多少?「整整差了1棟房」定期定額ETF的3個理由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