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當年大賺人民幣 如今不如歸去...東莞街頭一葉知秋 台流見證西進滄桑

當年大賺人民幣 如今不如歸去...東莞街頭一葉知秋 台流見證西進滄桑

財訊 文/馬牧原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

2021-04-13 17:25

不論是從微信群上發動的募捐,還是台協、台辦執行的急難救助行動來看,當年風光前進中國,如今貧病交加、等待接濟返台,或是客死他鄉的台商,近年都有增無減。

 

根據《財訊》報導,在中國華南沿海地區素有台灣街之稱的廣東東莞厚街鎮珊瑚街上,昔日熙來攘往的人群退潮了。整條街最有特色,遍布街道兩旁的台灣小吃、台灣商品店,早已被湘菜館、腸粉店與3C賣場取代;就連從前堪稱全廣東「台流」最集中的不佳名號也隱然褪色。

 

涉台活動場所 來了不速客

 

《財訊》報導指出,不論是台灣街或是台流街,一位在厚街經營製造業,同時也曾插花投資娛樂業的台商表示,總之現在就是台灣人變少了,台流也少了,因為除了老葉凋零外,很多人都返台了。

 

另一個台商集中的長三角地區也不例外。上海、蘇州這幾個台企雲集,台灣人工作機會相對多的城市,台商的飯局或是官方主辦的大型涉台活動上,過去總會碰到不少待業中的台客出現現場尋找工作機會。在上海從事餐飲的彭姓台商指出,近2年來,這類台流少了很多,一方面是台企本土化腳步快,台灣人光環盡失;另外,上海周邊的物價高到不行,即使縮衣節食也活不下去,不如歸去者絡繹於途。

 

《財訊》分析,以深圳為例,從上世紀1990年代開始,台灣工廠櫛比鱗次地在東莞厚街107國道旁,向鎮上各村委的工業區蔓延,大批台商、台幹跨海而來。當地不僅是產業配套齊全,來自台灣三教九流的人馬也紛至沓來,當然哪裡有肉往那裡蹭的黑道兄弟也沒有缺席。

 

一位在常平待了20多年的張姓台商就透露,後來東莞的台流之所以名揚全中國,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這些蹭台商景氣的兄弟們;這部分人的組合有點複雜,包括了凶殺案跑路的通緝犯、欠債的經濟犯,當時都搖身一變成了台商。

 

《財訊》報導指出,早年台灣槍擊要犯,有「穿山甲」外號的詹龍欄跑路時,有一段時間就曾夥同小弟在東莞厚街等地持槍向台商收保護費。1位經營過夜總會的台商,20多年前就被詹持槍勒索了1000萬元人民幣,等於過去5年的獲利全部付諸東流,嚇得從此退出這個在刀口舔血的行業。

 

當年因為台商多、兄弟多,厚街鎮中心不僅台灣茶葉店多,甚至賣台式檳榔(菁仔)的小店都超過賣湖南檳榔(乾式)。但近年來,兄弟群的台流人數大幅減少,一方面東莞的油水已不如從前,更重要的是,來中國時間夠久,自己年事也漸大,有些人的法律追訴期已過、身體欠佳可申請保外就醫,或巴望總統大選特赦減刑,欠債欠稅協商還錢者也不少。

 

失意台幹降格 淪為打工仔

 

《財訊》報導指出,一位早期在台灣中彰投地區「喊水會結凍」的縱貫線老大,教唆殺人東窗事發後,因為不想吃牢飯,跑路到東莞,藉著以往的勢力與人脈從事地下賭場。初期因為與公安關係良好,賺得盆滿缽滿;但後來中國政商環境重新洗牌,即使散盡千金想維持局面,但仍被迫金盆洗手。不過先前的龐大公關費、風流帳加上大哥的派頭,樣樣都所費不貲,局面撐不下去,並且年事漸長,竟當了一陣子台流。後來還是台灣過去的老兄弟接濟機票讓他返台,才結束長達20多年的落跑歲月。

 

除了年紀大的兄弟型台流不少都已回歸台灣,隨著台資企業在東莞式微,經商失敗的台商、職場失意的台幹也不在少數。留在當地等機會,甚至降格以求,領取與陸幹相當待遇者也所在多有。

 

來自彰化的阿成(化名),接受《財訊》採訪表示,他早年在厚街的鞋廠從事模具開發,公司遷到越南,但基於已習慣莞式生活,且在此成家的考量,未隨著原來的老闆前進東南亞。原本有一技之長的他,還以為新工作可以比照之前的薪水,卻沒料到鞋業的供應鏈移轉如此快速,工作不只難找,待遇基本都是對半砍。

 

當了2年台流的阿成在當地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家當地連鎖餐廳當經理,領著4000、5000元人民幣的月薪,勉強能讓一家三口溫飽;即使已淪為與外省打工仔相差無幾的工資,但家就在這裡,台灣回不去,東南亞不想去,人生似乎也無趣,只有養家活口的信念讓他堅持下去,不再走台流的回頭路。

 

中老年台流紛紛回台,但隨著中國當局號召台灣青年前往創業,在專業與管理基礎都不扎實的情況下,在中國八年級的台流竟也逐漸增多。

 

曾協助至少10起年輕台流購買機票返台的東莞台商協會林姓副會長,接受《財訊》採訪時就表示,中國官方撥出大筆經費要資助台青在陸從事新創產業,原本是美事一樁,但在執行面上出現重大瑕疵,反而產生反效果。

 

台青補助斷炊 成另類台流

 

位於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台科花園13棟的「東莞台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是東莞台青創業的最大基地,一位熟悉此一模式運作的台辦官員透露,許多地方的科技園都努力爭取中國中央與省的補助經費,但操作成功的案例卻乏善可陳。

 

根據《財訊》報導,會導致這種花大錢卻對台青統戰收效有限的尷尬局面,一位曾提建議的台商認為,主要是政策急就章,配套措施付之闕如;如果先讓這些甫踏出校門的台青,在台資公司實習2~3年,一方面學習專業,也藉此讓不熟中國的台青接地氣,成功率才有可能提高。

 

現今的作法則是開發區領取大筆資助台青創業經費,找幾個類似仲介的台青回台,半哄半騙中國市場好、補助多,讓單純的台青一頭栽了進來。以松山湖為例,每個台青創業項目至少可以獲取20萬元人民幣補助,但由於沒經驗又對中國不夠了解,成功率很低,只要補助無以為繼就成了台流。當地台協動用急難救助金買機票讓創業失敗台青返台的案例,這幾年也不勝枚舉。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台商競折腰」,中國過去快速的經濟成長,給人留下了無比美好印象;但台商圈中流傳的說法卻是「一流的人來中國還是一流,二流的人來中國只會變成三流。」就是台流近10年來殘酷而真實的寫照。…(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30期

 

延伸閱讀:

被中方遣送回台人數創高峰 台灣社會新難題 老病台流愈來愈多 海基會忙著接人球

中國戰略曝光!下一步掏空台灣高科技

中國禁台灣鳳梨 單純想打臉蔡英文?拆解這起「水果大戰」背後真正的用意

延伸閱讀

美國暫停貿易往來 物流、金流、人力停擺 緬甸政經不安寧 台商的衝擊可控嗎?

2021-04-07

「方向錯了,就是一場空!」麗寶生醫成中國唯一新冠檢測台商 吳泓泰談創業成功2關鍵

2021-03-17

世界台商映像系列》失敗時不服輸,成功時不忘本 協和門窗創辦人陳秋貴花三十年圓美國創業夢

2021-03-11

謝淑薇再度擊敗前球后!挺進邁阿密網賽8強

2019-03-26

克服16歲差距,謝淑薇「傷癒復出」帶王欣瑜法網摘冠!台灣一姐狠超詹詠然:放開心態的好結果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