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SDGs卓越城市論壇》高雄減碳量「減掉一個台北市」!副市長羅達生:淨零碳排是國際競爭力問題

SDGs卓越城市論壇》高雄減碳量「減掉一個台北市」!副市長羅達生:淨零碳排是國際競爭力問題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

黃浩珉

政治社會

攝影 陳睿緯

2022-08-10 16:37

「高雄是一個工業的都市,在淨零碳排方面非常重要,氣候變遷嚴峻的考驗,讓淨零碳排議題變成趨勢,這不僅只是環保問題,而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問題。」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今(10)日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時,將這段話做為前言。

 

羅達生於今日論壇中,以「產業淨零轉型,邁向永續願景」為題,分享SDG9的目標:「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產業發展,並加速創新。」

 

羅達生分享,高雄的碳排量約佔全國20%,但是2020年排放量約5,331萬公噸,較2005年6,614.7萬公噸減量達19.4%,這是相當於台北市的碳排量,減排量全台第一。針對這樣的減排成績,他認為高雄的減碳頗有成效,並且認為2030年減量30%的目標也可能會提早達成。

 

從高雄碳排的範疇來看,排放最多的部門別是工業部門。因此,羅達生表示工業部門絕對是溫室氣體減排的重點,「主要的企業體包括中鋼、中油等等,這些龍頭企業以大帶小,因此可以達到減碳效果。」

 

 

羅達生也分享高雄巿的淨零策略,針對6個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策略,包括能源部門減煤增氣發綠電、製造部門脫煤低碳轉型、住商部門建構低碳社區、運輸部門純電移動綠交通、農業部門農業廢棄再利用、環境部門資源循環零廢棄等。

 

尤其針對製造部門,高雄從三大減碳策略著手,包括製程改善、能源轉型、循環經濟。製程改善像是鋼鐵業如何利用氫能冶煉,取代煤炭;石化業碳捕捉再利用技術。能源轉型則包括2025年前汽電共生廠脫煤,目標減煤340萬噸,以及興達電廠燃煤機組除役,目標是混氫5%發電。循環經濟部分,則如工業區的能資源整合、擴大工業廢棄物再利用。

 

「為了推動製造業淨零碳排的力道,今年6月高雄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羅達生表示,聯盟的任務在於,藉由產業龍頭以大帶小的方式,分享減碳技術並促進跨業合作,例如氫能冶煉、鋼化聯產、能資源整合等,而目前的聯盟成員碳排放佔全高雄市70%左右。

 

除此之外,在製程改善、工業循環的部分,高雄也成碳盤查輔導團,協助企業因應CBAM、氣候法、國際供應鏈要求,建構產業的碳盤查的能力。另外還包括工業節能的輔導團,從2020~2022年間共輔導了18家。

 

能資源整合方面,羅達生則分享:「我們在臨海工業區結合13家廠商,把鋼鐵石化業結合在一起,利用中鋼公司排放的多餘能源,送到石化廠利用。」如此共享蒸氣156萬噸,減碳37萬噸。

 

環評如何規範開發行為也是重要的議題之一,羅達生對此則提及,台積電進駐的高雄楠梓產業園區在上週啟動,「是全國第一個以SDGs為框架來開發的,已訂定多項目標。」

 

論壇中,羅達生依序提及綠電推動、太陽光電建置、運具電動化、大眾運輸普及化、低碳社區、循環零廢棄等產業淨零策略,宣示高雄轉型的決心。

 

近來高雄投資十分熱絡,羅達生表示:「我們期待建立科技廊帶,讓產業鏈擴大,朝向新興產業,既有產業也能提升成特色產業、先進產業。」他也強調「這些淨零碳排的模式,唯有能夠變成碳經濟,才能達到淨零轉型。」

 

羅達生也期許高雄布建的智慧化園區,能帶領台灣的軟實力前行,包括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電競館、高雄港埠旅運中心、高雄展覽館、高雄軟體園區等,並透過平台商、系統整合商、創新開發商等廠商,服務高雄在地需求者。

 

「為什麼談產業轉型?包括數位轉型、淨零轉型、跨域轉型,藉此打造兆元的先進聚落在高雄。」羅達生如此表示。

延伸閱讀

房地產沒救了?紐約時報:中國經濟40年來最嚴峻,習近平賭上國運,押注製造業能逆天改命?

2023-11-08

「台積電不是矽盾!」紐時專訪劉德音:中國不會因為半導體而不入侵台灣

2023-08-07

輸掉台灣,將比911慘敗更糟糕!紐約時報:習近平威脅大過哈瑪斯「只有中國有能力與美國平起平坐」

2023-10-23

中國經濟為何陷入困局?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習近平的失誤恐讓「清算之日」提前到來

2023-08-11

揭密張忠謀夫婦、郭台銘、蘋果高層神祕晚餐:讓孫又文想「用頭撞牆」的豪賭,成就台積電晶圓霸業

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