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水利署消弭百年大旱於無形 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路並進

水利署消弭百年大旱於無形 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路並進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

廣告企劃製作

政治社會

2022-11-10

「臺灣治水的一小步,是世界科技前進的一大步。」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娓娓道來,臺灣如何做到「一條水管救全世界」。

 

加緊趕工,降低百年大旱影響

 

去年全球鬧晶片荒,不料又碰上百年大旱,在缺水就無法生產的狀況下,水利署加緊趕工,將原訂在去年六月完工的導水管提早到去年二月完工,當時新竹的寶山跟寶山第二水庫蓄水率已逼近三%瀕臨空庫水位,即時完成的導水管,有如即時雨讓水源源不絕地從桃園地區導入新竹。

 

讓我們重要的晶片生產基地可以生產不中斷,成功地紓解了部分的晶片荒,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先見之明,賴建信指出,因為「氣候變遷已不再只是個學術名詞,而是每天真實的印證。」

 

依照NCDR(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在全球暖化最劣情境(SSP5-8.5)下推估臺灣氣候趨勢:

 

 

面對猛如虎的氣候變遷,臺灣該如何做好因應?從去年的百年大旱起,水利署就嚴陣以待,為確實掌握水情,賴建信表示,每個月固定召開會議,詳細盤點未來半年可能會碰到的狀況,再從而反推出因應策略,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的四大應變措施來應戰。

 

賴建信指出,所謂開源節流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字眼,做法無非是找出更多的水,然後省下更多的水,至於調度指的是將臺灣當成一個主系統,而主系統內還有子系統,經由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調度,就可以做到截長補短,好比北水南調就是方法之一,而備源的用意就如同家中的備用車位一樣,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政府有時也不得不在各縣市多預備一些戰備水井,以應不時之需。

 

提早佈署,讓增供水量達最大

 

為即早做好防範,早在二〇一七年,水利署即全面佈署來推動水資源建設,並將其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及產業穩定供水方案。至今已完成湖山水庫、中庄調整池、曾文水庫加高與蓄升、板二計畫、桃園支援新竹幹管、借道福馬圳供水、新烏山嶺引水隧道、臺南高雄水資源聯合運用、高屏溪伏流水、鳳山再生水及自來水減漏等,每日增供的水量達一七五萬噸,約全國一六%的用水。

 

畢五年功於一役,臺灣水資源建設碰到二〇二一年百年大旱果然發揮了功效,其中二〇一九年通水的板新地區供水改善二期計畫,在去年枯旱期間即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其中由翡翠水庫南送板新地區的水量,每日達到八三•四萬噸,不僅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還透過北水南送的機制,成功支援石門水庫,讓石門水庫的水源可以留在桃園運用或往南支援新竹,使桃園調度新竹水量提升至最大每日二二•五萬噸,約為新竹地區四〇%用水,成功紓解了因缺水可能會引爆的晶片荒。

 

此外,看準伏流水於枯旱期間的特有功效,近年水利署也陸續完成了高屏溪興田、溪埔及大泉伏流水,初估每日供水量可達四〇萬噸,相當於高雄地區二五%用水。

 

賴建信有感而發地表示,二〇一五年高屏溪流量降至每秒八•一立方公尺時,高雄即預備實施分區供水;但在二〇二一年時,高屏溪流量創下歷史新低每秒三•八立方公尺時,高雄仍未實施分區供水,顯示伏流水於高雄地區枯旱期間確實提供了即時有效的救援用水。

 

前瞻基礎建設發威,落實水資源建設

 

為了讓水資源的整治更系統化,臺灣在二〇一七年開始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水環境的建設更是從二〇一七到二〇二二年,分三期投入了一千三百五十七億元的特別預算,今年還將展開第四期的經費編列,目的就是要把水環境的建設列為重要的基礎建設。

 

至於如何落實水資源的基礎建設?賴建信表示,基本上得分三個層面來處理,一是解決供水問題,二是解決淹水問題,最後則是必須做到水環境的改善,目前前二項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等策略及珍珠串計畫,已大致獲得改善,至於水環境的改善也已見到了成果。

 

賴建信強調,臺灣受地形影響,降雨不均,如二0二0年十二月枯旱時,翡翠水庫因持續降雨接近滿庫必須調節性放水,但差距不到二十五公里的石門水庫卻因為缺水導致農業停灌,為解決此問題,必須打造西部廊道供水管網,把各重要供水設施,像珍珠一樣一顆顆的串在一起,互通有無,才能在百年大旱時,發揮移豐濟枯效果。

 

石門水庫上游。
 

不光是供水、淹水的問題已大致解決,就連水環境的改善現也已初見成效,好比新竹的微笑水岸和臺中知名景點宮原眼科附近的綠川,均因引人入勝的美景,躍為網美熱點。

 

所謂「水可以載舟,亦能覆舟」,水資源的整治是百年大計,如何做到盡享載舟的好處而免於覆舟的困境,水利署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路並進,引領臺灣在氣候變遷的巨浪中勇敢前行。

 

(經濟部水利署 廣告)

延伸閱讀

蘇聯輸掉冷戰,竟跟張忠謀有關?值得習近平心驚的前車之鑑:為何晶片製造抄襲是沒用的

2023-02-24

台灣國產電動車的黎明要來了?納智捷n7熱賣9000多輛後 鴻海吃到海外車廠下單代工EV的最大機會在哪裡?

2023-11-22

張忠謀台積電創業小故事》某吝嗇企業家拒絕出資,行政院長打給他「過去20年政府對你很好,現在該回報了」

2023-03-03

張忠謀曾自豪「半夜叫員工加班,他們的太太不會反對」...如今年薪300萬也留不住人!紐時揭台積電人才困境

2023-05-12

鴻華先進才三歲,4原型車已2台量產!何時賺錢?總座喊2025年值得期待…謝金河示警電動車2警訊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