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可望成為國內科技業的重要名詞,不論是政府政策或業界投資都是。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下周登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重點將是AI與機器人,且他預計在下周二(20日)於Computex發表的專題演講,重點之一就是鴻海集團開發出的機器人應用。
無獨有偶,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周四(15日)在行政院院會提出為期四年、預算100億元的「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報告,是因應未來勞動力短缺,政府需要制定長遠的智慧機器人政策。
吳誠文14日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這個百億元方案將堅持主權AI、確保自有品牌,保護資安,並連結民主國家供應鏈,由政府引導民間投資、扶植新創,串連設計、製造、應用,發展台灣自主的智慧機器人產業,「也許會創造下個兆元產業」。
劉揚偉獲選電電公會理事長
鴻海(2317)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於周四(15日)獲選為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第27屆理事長,從第26屆理事長李詩欽受中接棒。他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下周Computex最值得關注的部分,就是AI加上機器人,而且他這句話重複了三次。
「當然是AI加上機器人,我相信AI加上機器人,會對未來國家的發展,還有產業的發展,都會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15日獲選為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新任理事長。(圖片來源:陳睿緯攝影)
劉揚偉14日在鴻海第一季線上法說會中,回答法人提問時也指出,他下周在Computex專題演講「會以AI Factory做為主題,結合我們集團三大平台,還有機器人的相關應用,分享鴻海從製造服務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公司的願景」。
「至於會不會有那個神秘嘉賓出現,一定會有神秘嘉賓,當然會有,不過我要先賣個關子。」
鴻海昨天在法說會做上季營業報告時也提到,今年3月在輝達GTC大會上,鴻海就展出以AI Factory為核心的智慧製造應用成果,「並且第一次公開了可以安全協助運送醫院檢體的醫護機器人Neurabot,以及結合了自動搬運功能的半導體複合型機器人。
▲鴻海3月在輝達GTC展出的醫護機器人Nurabot。(圖片來源:鴻海官網)
國科會提出「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結合國發會、經濟部及數發部資源
根據行政院新聞稿,國科會15日在行政院院會提出「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的專案報告,宣布將透過跨部會合作,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帶動我國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以因應少子高齡化所帶來的社會挑戰,同時提升國家競爭力。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超過20%,勞動力人口則持續萎縮,因此帶來發展智慧機器人的迫切需求。
首先,智慧機器人可彌補各領域勞動力不足問題,維持產業競爭力;其次,智慧機器人可因應高齡社會的醫療長照需求,提供全天候無間斷服務;第三,在公共安全及防災救難等領域,智慧機器人可執行危險及高風險任務,確保人員安全。
國科會指出,智慧機器人產業不只是單一產業,而是整合人工智慧、高端晶片、感測、邊緣計算、半導體、材料、機構設計等多項技術的系統性產業。台灣具備發展智慧機器人的獨特優勢,不僅擁有世界級半導體產業作為基礎,還具備精密機械、ICT產業等完整供應鏈,還能夠快速整合不同技術領域,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智慧機器人產品。
這個方案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擔任召集人,結合經濟部、勞動部、數位發展部、教育部、國發會的資源,實踐總統賴清德的「五大信賴產業之人工智慧發展目標」。
本方案也扣合「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之「大南方新矽谷」,透過國科會在台南沙崙設立的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與經濟部在六甲設立的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銜接柳科三期的機器人製造基地,成為半導體S廊帶中的一環,共同構築大南方新矽谷之科技廊帶。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魏哲家聽到全球首富馬斯克透露啥秘密?「多功能機器人是他要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汽車!」 原來機器人及無人機,是台灣兩大AI機會
爭取成功! 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在柳營 黃仁勳曾說過,人工智慧的下一階段將走向物理AI,也就是能夠感知、推論與行動的機器人。經市府評估,台南已有成熟條件發展機器人產業,因此在賴總統上任後,我率領市府團隊積極爭取。 歷經多次北上和國科會及各...
由黃偉哲發佈於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