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實施邁入第六年,但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至今不足一%,國人與善終的距離依然遙遠。
諮商費用過高、量能不足,是成效低落的兩大痛點,面對立委與專家的修法建議,衛福部卻消極以對。
不能善終是多麼折磨人的事?一段沉痛的告白,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至今難忘。
七年前,老張(化名)的弟弟無預警中風,危急時刻,身為醫師的侄子決定全力搶救,幫父親撿回一命。但他從此失去意識,臥床至今,身體因肌肉萎縮而變形。
老張不忍曾經意氣風發的弟弟,長年重癱在床,「後來我不太敢回去探望,甚至開始恨我侄子,他是醫師,明明知道爸爸會變這樣,當初為什麼要救他?」
預立醫療決定簽署人數少
六十歲以上僅一%
為了不讓悲劇重演,老張帶著女兒到醫院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AD),自主決定在人生最後階段,不要為續命飽受無效醫療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