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縣市首長選舉已提前備戰,《今周刊》以系列數位報導,針對有機會持續執政的縣市長,暢談目前的施政成績單及未來願景。。
連江縣,人口約一萬四千人,面積不足三十平方公里,四鄉五島的地形破碎,為城市治理構成重重先天挑戰。事務官出身、在縣府服務近50年的現任縣長王忠銘,2022年底上任後,如何精準看見這片土地與居民的需求,快速卻穩健地端出「有感施政」?
一、《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您認為,目前施政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您是如何跨越?
連江縣長王忠銘答(以下簡稱答):馬祖在國內算是離島中的離島,地理位置偏遠,資源也很有限。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施政如何讓百姓感受到政府的存在與用心非常重要。
連江縣地方小、政府不大,要滿足民眾的交通接駁、醫療、甚至日常供水等需求,卻需要更多的花費。我們施政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接住這些種種看似瑣碎的民生需求,達到所謂「人民有感的施政」。
為了跨越這些障礙,我們從2023年開始在《馬祖日報》網站設立一個「馬上處理」專區,開放所有縣民透過這個平台提供公共事務意見,縣府團隊需要24小時內做出回應,向民眾說明這個意見可不可做、什麼時候會做完、或者馬上做。舉例來說,民眾生活中遇到路燈不亮、道路破損,政府常常看不到,但只要民眾一反映,我們就「馬上處理」。
▲《馬祖日報》官網的「馬上處理」專區每天都有居民反映民生問題,縣政府均會在當天回應。2023年6月至今,該平台已經累積一千三百多則回報內容。
這個平台的負責人是我們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他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開《馬祖日報》的「馬上處理」,追蹤各個局科室主管回覆了沒?有沒有確實回覆、不是只有推諉打太極?每個禮拜二的主管週報,副縣長也要統整回報一次過去一週的答覆跟處理情形,如果處理得不好,我們會再要求改善。
縣府這樣的處理方式,讓「馬上處理」變得很熱門,民眾可以清楚看到問題被處理的進度跟成果,就算很多事情無法第一時間解決,只要我們清楚跟民眾說明,鄉親們就會感受到政府的溫暖與關心,做到有感施政。
二、問:您在首個任期政績中,最滿意的三件事?這為連江縣的民眾,帶來什麼影響?
答:若要說一項政策讓縣政府滿意,我認為它必須先滿足鄉親的需求,而不只是滿足政府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我認為過去兩年半來我們最讓鄉親認同、滿意三項政策,分別是「南竿鄉仁愛段147地號示範住宅及社會住宅」(下稱仁愛段示範住宅)、「新臺馬輪」,以及今年六月初首航的「馬祖高雄定期航線」。
仁愛段示範住宅一共有214戶,當中有20戶是社會住宅,幫助一些中低收入戶的鄉親解決住宿需求,也讓一些年輕人願意回到馬祖安心就業。連江縣的出生率在前年、去年,分別是全國第一、第二高,除了我們積極推動公托零排隊之外,積極發展社會住宅也是關鍵之一。
▲藉由興建示範住宅,王忠銘希望吸引年輕人回到馬祖安居樂業。
馬祖對外最大的問題是交通。2023年4月,新臺馬輪首航,從此解決了台馬之間的交通問題。過去每逢四到六月的霧季,飛機無法起飛,來到馬祖的遊客就會塞滿機場,現在,您已經不會聽到馬祖機場鬧滯留的狀況了。只要您能來馬祖,我就有能力送您回台灣。
我們有一套SOP流程,只要飛機飛不了,我們就啟動新臺馬輪協助運輸,一次可以載六百多人;此外,舊的「臺馬之星」也持續航行,兩艘船一趟可以載運一千多人。再不夠,我們還有南北之星1號、2號。透過船運,從馬祖到台北只要大約三小時。
▲日本製造的新臺馬輪於2023年首航後解決馬祖對外交通問題,也曾在蘇花公路中斷時支援花蓮地區交通疏運。
海運之外,空運的部分,今年6月6號,華信航空的馬祖高雄每週五定期航線將要進行首航。過去馬祖對台北、台中都有航線,但對南高屏地區的民眾而言,往返馬祖單程就要四小時(搭高鐵到台北松山機場再飛馬祖)。馬高航線打通之後,單程只要70分鐘就能抵達,不只幫南高屏居民省錢,也能把更多觀光人潮帶進馬祖。
過去華信航空一直擔心馬高航線不賺錢,但我們不斷向他們掛保證,如果單趟載客量不到七成,縣府出錢幫忙補滿七成,才促成航線誕生。
目前每週五一班次,六月共四個班次,馬祖飛高雄的訂位率已經高達98%、高雄飛馬祖的也已經88%。不過現在是旅遊旺季,載客量的數字會比較亮眼,未來我們也會持續觀察航線的營運狀況,加強南高屏地區的旅遊宣傳。
▲華信航空「高雄小港-馬祖南竿」定期航線於今年6/6首航,王忠銘表示,在既有每週五的固定班次之外,目前持續爭取未來每週一也另加開班次,提高運量。
三、問:您未來還有哪些施政方向?希望帶來什麼改變?
答:馬祖是我的故鄉。我是事務官出身,從最基層的約僱人員做起,到現在當上縣長,已經在縣政府服務將近50年。很多縣市首長為了爭取連任,在施政規劃上想炒短線,但馬祖這個地方不適合炒短線,必須做長遠規劃,讓十年二十年後的下一代都能因現在施政而受益。
而連江縣要永續發展,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讓年輕人願意留在馬祖。因此,我們持續佈建長照資源、社會住宅、公托服務,滿足民眾的生活需求;另外,我上任後積極投入馬祖的人才培育,做了兩件事,分別是推動「離島特考」,以及「國際化人才培育計畫」。
我過去擔任連江縣副縣長、秘書長、參議等職將近20年,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馬祖留不住人才。我們縣政府約聘僱人員很多,因為高普考進來的人,服務滿6年就走了。因此我向中央考試院爭取,比照過去的原住民特考,讓離島三縣市辦理離島特考,並鼓勵我們的約聘雇人員去報考。
今年我們一共開缺51員,最後錄取了48人,這些生力軍成為連江縣府正式公務員,對於馬祖的育才與留才都有很正面的影響。
讓約聘僱人員取得公職之後,去年開始,我們也推動「國際化人才培育計畫」,開放縣府內的公務人員,不論科長、科員都可報名。每個梯次大約20人左右,第一梯次已經在去年結業了。
我一直認為,政府的制式訓練對公務人員沒有幫助,因此,我們編了一筆經費對外招標,由外部單位來培訓我們的年輕人,譬如讓學員每個禮拜參加我們的主管週報觀摩,也出錢讓他們到台灣參加論壇、去不同縣市政府參訪交流,分組進行專案簡報。
這批學員剛開始口條都不好,講話結結巴巴,一年後都進步很多,我們看到都非常有感。
▲相較於硬體工程建設,王忠銘在受訪時花更多時間分享他的人才培育計畫,致力推動連江縣的世代人才接力。
縣政府目前的主管階層都會退休,這個計畫也能幫助年輕人準備接班。如果年輕人認為這個培訓能帶給他們收穫,就會願意繼續留在縣府體系裡,如果他認為沒有幫助,也可以隨時離開,我們不會勉強、也不會另外收錢。但透過這些努力,我們希望連江縣能夠成為一個世代接力的永續城市。
本文不授權媒體夥伴